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感应加热电源频率跟踪设计中传统锁相环电路设计复杂、跟踪速度慢、锁相频带窄、单独模块设计修改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自动变模控制感应加热电源全数字锁相环,即拓展锁相环中心频率频带和采用变模控制实现快速频率跟踪.应用SOC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并进行典型频带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设计具有宽范围的锁相能力及快速精确的频率跟踪性能,满足感应加热电源对负载频率变化的快速跟踪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锚固体力学特性的探究是解决岩土锚固技术的关键,通过文献整理,按锚杆力学特性的解析解研究;考虑岩土体损伤、特殊环境下以及新型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锚杆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其进行分类,并得出一定结论。  相似文献   
3.
居庸关防区是明代拱卫京师的重要 屏障和连通内外的核心枢纽,是明长城体系 中大型关城防区的典型代表。其空间控制力 范围远超过居庸关关城边界,是经长期发展 形成沿太行山脉五路分守的居庸关防区。本 研究基于历史典籍中对居庸关防区聚落军事 属性的记载,经现场踏勘考察定位,在厘清 居庸关防区层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可融入 明长城整体框架的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信息 数据库。分析得到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空间 布局总体特征及其与驻军数量分布和自然地 理环境的相关关系。其一,防区聚落分布与 战事分布趋同,形成西路与关沟两个中心; 其二,防区边缘聚落密度高、驻军密度小、 前哨作用突出,防区腹地聚落密度低、驻军 密度高、屯兵作用突出;其三,除长城边墙沿线外,防区内聚落多设置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南向采光较多的区域。这一方法与结 论,对明长城军事聚落空间布局的整体性研究和重要关城节点军事作用机制的讨论与现代 保护策略的制定均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 (SPGD)图像匹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图像匹配方法,该方法同时对所有的变形参数施加相互统计独立的随机扰动,并以相关系数随机梯度分量代替真实的梯度分量进行迭代运算,使之能够快速地得到最优参数估计。扰动幅度和增益系数选取是该方法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目前能否对不同的变形情况选取相同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预设参数,或是需要对不同的变形情况自适应更新参数以达到最优化匹配效果都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回答。本文一方面探索该方法在不同预设条件下的极限匹配性能;另一方面初步总结出扰动幅度和增益系数对该方法匹配性能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级参数更新策略,使该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平口管口处单个气泡行为特征,采用流体体积模型(Volume of Fluid, VOF)方法,数值模拟研究气泡的膨胀脱离过程,对比分析了浸没方式、管径、气体速度、液体密度和表面张力对气泡膨胀脱离时间和脱离直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管口浸没方式下,气泡膨胀脱离时间均随管口气体速度增大而降低,但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在底部和顶部浸没方式下,气泡膨胀脱离时间和脱离直径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加,随液体密度增大而降低;对于侧面浸没方式,气泡膨胀脱离时间和脱离直径随表面张力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受液体密度影响不大。气泡膨胀脱离时间与气泡脱离直径呈正相关。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气泡形成及运动特征,从而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土壤对铜、镉、铅、锌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黑龙江双鸭山市、长白山椴树下、陕西兴平、吉林化工学院玉龙山土壤对Cu^2+、Pb^2+、Cd^2+和Zn^2+的吸附特性及溶液重金属初始含量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因土壤性质和重金属特性的不同而不同.4种土壤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中黑龙江土壤拟合的相关性最好;4种土壤对Cd^2+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方程,其中长白山土壤拟合的相关性最好;4种土壤对Pb^2+和Zn^2+的吸附等温方程拟合的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颗粒流方法,采用双轴模拟试验对下蜀土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并利用细观参数对位于南京市挹江门街道旅游学校西侧山体的下蜀土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滑坡变形破坏及滑动全过程。结果表明,滑坡最先在剪出口处发生变形,随后坡顶出现拉张裂隙并持续扩张,最终形成圆弧形滑面,为小型高速牵引式滑坡,滑坡土体停止滑动并最终在坡脚附近发生堆积。滑坡模型模拟的最终形态与实际滑坡形态相似,模拟滑距与实际滑距基本一致,结果较为可靠,可以对宁镇地区下蜀土滑坡破坏过程分析、划分致灾范围及工程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及单位管长换热量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雷诺数Re、流体进口温度和热泵运行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获得土壤温度及单位管长换热量的时变特性。研究发现:热泵单工况运行条件下,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及单位管长换热量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适当的增加流体进口速度(Re)可提高单位管长换热量,流体流速的变化对径向距离r80 mm范围内的土壤温度影响较大;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升率较低,且单位管长换热量较热泵连续运行模式下有所提高。热泵双工况(连续和间歇运行模式)运行条件下,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均表现为上下波动的规律,且均随径向距离的增加其波动幅度减小,但连续运行模式下的土壤热波动半径较间歇运行模式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可视化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气固两相流穿越液池过程中气液固三相流动进行研究。揭示了入口流速、颗粒直径和下降管的浸没深度对颗粒运动分离的影响及颗粒运动分离过程,获得颗粒在液池中的分离机理。研究获得,气固两相穿越液池过程中,大直径的颗粒向液池底部沉降,小直径的颗粒在液池中悬浮;入口气速增大对小粒径颗粒影响明显,对大粒径颗粒影响较小;下降管浸没深度的增大对颗粒浓度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图像匹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图像匹配方法,该方法同时对所有的变形参数施加相互统计独立的随机扰动,并以相关系数随机梯度分量代替真实的梯度分量进行迭代运算,使之能够快速地得到最优参数估计。在编程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匹配坐标系选取、双边或单边扰动方式等因素对匹配效果影响明显。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匹配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优化措施,使该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