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针对多层非均质油层的特点和开发矛盾,立足于地质研究和矿场试验,形成与发展了多次加密调整、稳油控水、控水挖潜和聚合物驱油等重大技术。在对这些技术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同时,提出了喇萨杏油田今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管理的喇嘛甸油田,是全油田综合含水最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最高、年注水量和产液量较高、耗能量较大的油田。面对“四高一大”的开发局面,“九五”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油藏认识,优化规划设计,强化挖潜增效,细化企业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彦兴 《小氮肥》2013,(10):11-13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谷公司)总氨能力为450kt/a生产装置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生产粗煤气,粗煤气经耐硫变换和热量回收后,再经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甲烷化精制制得合成气,合成气经压缩后低压合成氨。甲烷化精制的目的是完全去除粗合成气中碳氧化物(CO+CO2),使甲烷化系统出口合成气中(CO+CO2)控制〈10×10^-6(体积分数,下同)。  相似文献   
4.
应用水力压裂技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采油井压裂实践的总结,提出压裂可以作为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配套技术,但必须注意选井、压裂时机及压裂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彦兴 《小氮肥》2013,(1):15-16
前言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硫回收工艺基于改良克劳斯法,并采用“绝热一等温”反应器的直接氧化工艺。硫回收是对合成氨装置中低温甲醇洗工段产生的酸性气体(H2S)进行回收处理,得到合格的硫磺产品,并将产生的尾气送往电厂处理。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结构损伤演化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基于Q3黄土三轴剪切试验确定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切线模量,结果表明,初始切线模量随同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围压作用下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损伤性较压硬性更加突出。基于初始切线模量定义的损伤比,能够反映球应力增大和进水增湿作用引起的结构破损变化。根据损伤比建立的应力,应变关系能够考虑加载及浸水耦合作用,为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能湿陷变形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彦兴  单亚军  鞠生兰 《大氮肥》2012,35(6):410-412
介绍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装填及硫化、变换工序流程,分析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运行状况和第一变换炉催化剂的更换情况。  相似文献   
8.
设计中的龙头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工程对上游15个量站,1个人库水文站,1个库水位站,2个人库流量闸位控制站进行无人监守自动测报,降雨、水位,流量水文数据收集和处理,实现水库防洪、供水发电等优化调度,将提高防洪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石的Kaiser效应测定储层地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轴压缩试验测试岩石Kaiser效应特征,进而确定岩体地应力状态的方法,在岩体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长庆靖安油田长6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后才能得到高效地开发,为此必须研究该储层的地应力。用岩石的Kaiser效应,结合岩芯古地磁定向来研究储层19口井的地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声发射得到的最小主应力与水压致裂瞬时停泵法进行比较,大小吻合较好,而用岩芯古地磁定向结合岩石的声发射测试,能准确测定出地层中主应力分布的方向,与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成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井网优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南一段Ⅰ油组的地质、试采、开发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主力开发层系Ⅰ油组属于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裂缝不发育,并建立南一段地质模型.对研究工区内探井、评价井各种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进行相关油藏工程计算,同时参考国内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资料,综合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南一段Ⅰ油组井网优化部署研究结果:矩形反九点,排距井距150 m ×250 m.综合南一段Ⅰ油组地质、开发现状特征,部署56口开发井,应用地质模型合理粗化数据体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实现15年开发指标预测,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投产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