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的方法,利用结构光特征解决了三维视觉测量中存在的图像匹配困难的问题,使三维数据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最后利用平面网格模板对测量系统的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实验,此系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和2号机组调试期间,通风系统的风机出现了较多的振动问题,造成调试时间的延长和经费的浪费。通过对风机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及改进处理,使风机的振动问题得到了解决。本文结合田湾核电站一台离心风机振动超标问题的处理过程,介绍风机振动问题的综合情况及解决措施,并对田湾核电站采用的风机振动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桥梁活荷载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和可靠性研究中,由于规范中没有车辆荷载的统计参数,无法直接进行可靠性分析,因此有必要首先进行荷载统计参数和加载模型的研究.基于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于1990年进行的历时2周的统计调查所得的WIM数据,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版)编制分析程序,首先根据各种不同车辆出现概率统计出5种最常见载重卡车;然后分别统计其构形、轴重、总重及桥跨为变量时多辆卡车在桥梁上同时出现的概率.统计结果可直接用于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SLS激光快速成形烧结层厚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SLS成形制件典型表面直线边和曲线边的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根据Ra 反求出烧结最佳层厚。给出了CAD模型切片和烧结时 ,切片厚度和烧结层厚的选取方法。可根据本方法有目的地控制成形制件的表面粗糙度 ,开发变层厚烧结控制系统 ,调整CAD模型的切片位姿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成形误差 ,提高成形效率  相似文献   
6.
该文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CDIO教学大纲,从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技能体系、人际交往技能体系3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CDIO模式构建设计,并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CDIO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讨论。实践表明,CDIO模式很受学生欢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田湾核电站安全壳内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滨河水系的规划设计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郑州市"十里银河湾"周边地带城市设计为例探讨滨河水系的开发、更新与发展,提出规划应注重"功能多元整合、景观关联互动、要素开放渗透、整体活力发展"等相关理念,共同打造一幅刚柔相济、水景一体、突出整体性的生动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纳米碳粉/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变化、影响因素及制备工艺,采用物理性能试验确定了改性沥青的单配最佳掺量,运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不同掺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剪切转速、发育温度和发育时间下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而借助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将多指标转化为单指标,并结合极差和方差分析评价了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纳米碳粉及橡胶粉的单配最佳掺量分别为2%和18%,改性效果均较基质沥青有所提高;各因素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复配比例>反应温度>发育时间>发育温度>反应时间>剪切转速,对比F值,得到复配比例对改性效果影响非常显著,其余因素均为显著影响;在综合评分指标下2%纳米碳粉/18%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物理性能最为优异,其最佳制备工艺为:剪切转速3500 r/min、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60 min、发育温度170℃及发育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力延度试验对不同粉胶比的沥青胶浆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沥青胶浆力-延度曲线的分析,提出以拉伸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初始黏韧性强度比、残余黏韧性强度比四种指标探讨不同填料含量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离差最大化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峰值力呈指数函数形式增长,其相关系数达99%以上,其中SBS改性沥青的大变形阶段逐渐消失,两种沥青胶浆的极限延度值逐渐降低,破坏类型由柔性逐渐过渡到脆性;沥青胶浆的拉伸屈服强度和初始黏韧性强度比随着粉胶比的增大逐渐提高,而断后伸长率和残余黏韧性强度比逐渐降低,经离差最大化法计算出两种沥青胶浆的断后伸长率权重最大,其值分别为0.555和0.578,因此推荐断后伸长率作为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