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1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解决北方地区某水厂低温水中氨氮去除难的问题,在现场开展了两级臭氧/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O_3/BEAC)去除氨氮的中试研究。利用含一株能去除低温水中氨氮的新菌种HITLi7~T构成的优势功能复合菌剂,构建了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分别考察了进水氨氮浓度、两级臭氧投加量、BEAC滤柱滤速及其反冲洗方式对该工艺去除氨氮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变化,O_3/BE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始终比O_3/BAC工艺高;当原水温度为0~2℃、氨氮为1.5 mg/L时,BEAC滤柱滤速为4.47 m/h,一级臭氧投加量为2 mg/L、二级臭氧投加量为1 mg/L,采用单独水洗10 min、水洗强度为8 L/(m~2·s)的反冲洗方式,可使O_3/BEAC工艺的氨氮去除效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交法混凝试验对造纸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造纸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种无机混凝剂(PAC、FeSO4、Al2(SO4)3)和三种有机助凝剂(PAM、D1、D2)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在不昆凝试验的影响因素中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都起着重要作用,断定PAC和PAM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加入PAC120mg/L,30s后加入1mg/L的PAM,慢速搅拌24min后,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牡丹江某水厂的中试装置,研究了氯/紫外耦合工艺对低温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能。考察了氯氮质量比、紫外光照强度、紫外接触时间和紫外剂量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强度、紫外接触时间、紫外剂量和氯氮质量比对氨氮去除均有影响;氯/紫外耦合工艺能够在较低氯氮质量比条件下,实现对氨氮的有效去除,为解决低温期氨氮难去除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