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某学术研究都市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所采用的发电技术和余热利用系统,并对此系统的历年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燃料电池的余热利用效果不理想,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而燃气内燃机的余热利用较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60%以上.因此提高整个系统的余热利用率是该系统优化运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具有温度相对恒定,冬暖夏凉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低温热源,与热泵结合具有很好的节能前景.搭建了热泵实验平台,并以上海市某污水厂的二级出水为热源,研究了污水源侧流量、用户侧流量、进口温度对制冷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基于实验数据,对系统的性能系数进行拟合,并与实际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随用户侧进口温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随污水源侧流量、用户侧流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系统性能系数的拟合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平均误差仅为3.35%.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将光伏-太阳能热泵与热管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的思想;设计并搭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热管单独运行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管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日平均光热效率低于普通的PV/T系统;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具有较高的日平均光热效率及热泵的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住宅区冷热电能耗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包括太阳能和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产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并将其与电网供电、空调器采暖供冷,以及热水器供应生活热水的传统居民住宅的能源供应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模拟计算了两个能源供应系统的年一次能源消耗量、CO2排放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有一定的导入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空冷型单晶硅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充分肯定了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对于提高电效率和利用热能的作用.通过对带有风机的空冷型强制对流单晶硅电池板与空冷型自然对流单晶硅电池板两者的电效率、净电效率和热效率的比较,探讨风机对于电池板散热的效果以及对其各项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聚光电池表面的高辐射能流密度,相应的热沉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传统热管散热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形式的热管组以用于聚光电池散热。通过对其进行数值计算,比较了在不同倾角下热管组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相体积分数的分布情况,并将该型热管与普通热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该型热管在预防携带极限和干涸极限的发生方面确实要优于普通热管。设计的热管组在高辐射能流密度的条件,消融温度的不均匀性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远景规划,结合上海市的特点,分析和讨论了火电站对环境的污染,并概略地介绍污染防治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用户需求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医院全年冷热电负荷的变化,考虑蓄能装置及不同热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设计了4种分布式供能系统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指标分析.提出基于用户需求设计分布式供能系统时需要考虑基本负荷、烟气补燃、蓄能设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煤炭大量消费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之一,上海市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7.24×107t标准煤.指出提高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比重,以及控制燃煤总量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实际锅炉的热力计算结果,对我国和日本的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提出了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