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工作的精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义从  文丽娜  张勇 《四川建筑》2004,24(5):118-119
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工作难度大及在施工中测量工作的精度控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有效的测量工作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攀西(攀枝花至西昌)地区昔格达地层既有边坡的野外调查,总结边坡稳定类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得出各个不同类型边坡的稳定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联肢墙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得出联肢墙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重点注意的部位,并着重讨论了连系梁对联肢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连系梁设计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鲜有悬索桥隧道锚现场缩尺模型蠕变试验资料可供参考,为获取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实桥隧道锚蠕变变形规律,丰富特大悬索桥隧道锚蠕变试验资料,依托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工程区特定地质条件,依据弹性力学的相似理论,开展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1∶10原位缩尺模型蠕变试验,根据模型锚和围岩体在1.0P、3.5P、7.0P荷载下的蠕变特性,分析模型锚、围岩和界面错动的蠕变全过程规律。结果表明:在1.0P、3.5P、7.0P荷载作用下,锚体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62、0.97、1.58 mm,围岩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49、0.85、1.38 mm,锚体与围岩错动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15、0.64、1.43 mm。在现场原位缩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进行锚碇与围岩体相互作用的3维黏弹塑性数值分析,从现场实测值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可知,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锚碇与围岩现场实测蠕变变形量和计算结果变形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量值相当。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在隧道锚和围岩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属于稳定型蠕变,锚碇和围压的蠕变不会影响悬索桥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成果在为兴康特大桥隧道锚系统可靠性评价提供有力依据的同时,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甲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影响护士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WHOQOL-100量表中文版,对广西9所三甲医院的在职护士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结果6个领域和总健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护士得分低于常模,其他高于常模。结论本组护士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6.
隧道掘进前方存在富水溶腔时,掌子面与富水岩溶溶腔之间的抗突水岩体(抗突体)厚度会随着隧道掘进逐渐减小,一旦达到极限厚度会引发突水灾害。准确预测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可有效避免岩溶富水区隧道突水灾害发生。针对隧道掘进前方岩溶溶腔水压作用可能导致抗突体发生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两种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抗突体力学模型并据此采用抗剪强度准则、抗弯强度准则、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出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基于固支梁弯曲理论、岩柱剪切理论、突变理论得到的结果较为吻合。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隧道埋深较深时抗突体易发生弯曲破坏,而隧道埋深较浅时抗突体易发生剪切破坏;(2)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与隧道开挖半径、岩溶水压、泊松比呈正相关,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隧道开挖半径、岩溶水压、围岩泊松比;(3)模型边界条件会影响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当隧道开挖半径R < 6 m、岩溶水压Pw < 0.35 MPa时最小安全厚度可按边界简支情况计算,当隧道开挖半径R ≥ 6 m、岩溶水压Pw ≥ 0.35 MPa时最小安全厚度需按边界固定情况计算。最后结合一座发生突水的岩溶隧道案例,将对应参数代入弯曲I型表达式计算出最小安全厚度与工程中预留的厚度总体一致,表明本文最小安全厚度解析解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白度是面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CCD摄像头实现对面粉白度的在线检测可以为面粉加工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依据并因此提高面粉加工质量。系统采用opsis5150alc线阵CCD摄像机,通过它的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并将测量信号经处理后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出当前所检面粉白度。针对当前所检白度值,可以实时调整面粉磨制工艺参数,从而获得稳定均一白度的产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