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徐胜荣 《砖瓦》2006,(11):35-35
我厂是一个轮窑一次码烧的烧结砖生产厂,年产砖3000万块.生产原料为含粘土较多的页岩,原料中既有软土又有较坚硬的岩石.由于本厂地处四川,雨水较多,原料含水量较大,一般水分含量为10%~15%.选择粉碎设备时我们最初想选择周围砖厂采用的方法:即原料粉碎后需经过筛的粉碎机,后经协会推荐,我们选择了不经粉碎把原料送入机中粉碎,粉碎后也不经筛分即可直接用于做砖的新型锤式粉碎机.因为这种设备布置简单,投资也不高,使用设备少,电耗也省,占用场地不大,工艺布置简单.  相似文献   
2.
PAL制采色电视信号编码以压缩到34Mb/s可容纳到脉码通信三次群中为一个目标。如果采用帧内DPCM分量编码方案,必须把亮度信号压缩到3~3.5bit/pel。我们提出了一个自适应全数字化综合高频编码方案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本文分析压缩到3bit/pel的困难,说明了分信道综合高频编码的压缩性能。其次根据图象边沿信号统计性质提出边沿信号的选择和自适应编码方法。对于高质量要求的图象采用一种“组关连度”编码方法来编地址码,在一行内可以容纳较多的边沿。在数字化方面采用FIR低通滤波器,并且设计了和低通滤波器相配的综合高滤波器。计算机模拟结果,在压缩到3.2bit/pel码率时,在质量上达到加权信噪比为52.52dB。  相似文献   
3.
基于团块的特征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册  徐胜荣 《计算机学报》1997,20(12):1124-112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团块的图像处理思想,描述了在团块的链码表示的基础上提取其点、线、面 算法,与以往的图像处理方式相比,新方式更接近人眼观察景物的方式,并可在图像处理的早期引入组织的早期引入知识以控制搜索空间,减少计算量,加快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从自然背景中分割出人工物体的方法,即写生成分割策略,并把它用于一类桥梁目标的识别研究,本文接着研究了使用黑板模型实现写生成分割策略的问题,并在黑板模型试验床CPES上使用写生式分割实现了桥梁目标的识别,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用双目型电视摄象机决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包括用属性链文法表示物体,用透视 变换定基元空间位置和属性,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剖析基元链.  相似文献   
6.
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它的几何意义,并从几何角度理论其计算,得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实时中值滤波硬件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值滤波是实时图象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去噪手段.本文对各中值滤波方案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比较,并提出了新的算法.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硬件实现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它的特点.该功能板能在26.3ms时间内完成512×512×8bit图象的中值滤波.文章还提出了一些可供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大野芋薄层干燥特性及收缩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大野芋的品质,缩短干燥时间,控制收缩,研究大野芋在薄层干燥中不同温度(50,60,70,80℃)和切片厚度(4,7,10,13 mm)下的干燥曲线和体积收缩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大野芋干燥时间有显著影响,大野芋薄层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3.2087×10-9~1.5010×10-8m2/s之间;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均对大野芋收缩率有显著影响,采用较低的干燥温度和较厚的切片厚度能够提高收缩率,减少收缩;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大野芋的收缩动力学曲线,拟合效果最优。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大野芋干燥活化能和收缩活化能分别为35.33 k J/mol和57.19 k J/mol。本研究结果为大野芋在干燥加工中水分迁移和体积收缩变化的预测、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自然景物中桥梁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知识的桥染目标识别方法,重点介绍识别过程中的中、高层处理算法,并给出了两幅图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实时图象处理中一种快速的直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ough变换是一种常用的直线检测方法。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在既无HT专习片也无阵列处理器的环境下,难以满足实时图像译实时性的要求。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快速算法-BL算法,在普通计算机环境下代替HT进行直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