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评价寒冷地区混合钢结构住宅的节能性能,通过对该地区典型钢结构住宅的调研,选取一幢具有代表性的混合钢结构住宅进行现场节能检测,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实际能耗,分析能耗影响因素、评价主要耗能部位的节能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典型建筑仅达到节能50%,不满足现阶段节能65%的要求;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形成的热桥对整体热工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混合钢结构建筑常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墙板存在明显的热工缺陷。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热工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系统总结土木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原有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课程的重新定位以及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如何进行改革,最后评析了改革后课程教学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3.
监测海底装备接地故障需要精确测量其供电线路的接地电阻值。区别于以往固定式采样电阻的检测方法,文章设计了切换式采样电阻阵列的新方法进行信号采样,并应用加权平均法对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钢结构住宅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住宅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着重介绍钢结构住宅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特点及常规做法,并对其热物理、结构性能做了分析。简要介绍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5.
理论的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其重要特征是"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文章基于ESP理论,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和成因分析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明确教学目的,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组织活动的中心及加强师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底观测网络科学仪器的电能是由陆地电网通过光电复合海缆和水下接驳盒提供的。为了提高海底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用能效率,设计了用于水下接驳盒的电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密封腔体内的环境参数、直流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内外部负载的用电情况,诊断系统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根据优先级管理内外部负载供电,并可通过海岸基站控制台实现远程控制和维护。在额定-2kV/2kW接驳盒上的原型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海底长期观测网络。  相似文献   
7.
4343/3005/4343复合钎焊铝箔在钎焊过程中会发生皮材中的Si向芯材渗透的现象,在皮材-芯材界面上的这种效应会影响复合钎焊铝箔的连接性能及力学性能。采用差热扫描(DSC)分析了芯材组织对4343/3005/4343复合钎焊铝箔在钎焊过程中的扩散(等温)凝固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熔融4343皮材可在605℃保温过程中完全凝固。芯材组织显著影响扩散凝固过程。芯材为细小等轴晶粒组织,605℃保温30min熔融皮材完全凝固。对于粗大长条晶粒的芯材,由于晶界密度小且小角度晶界比例高,会显著降低Si的扩散速度,605℃保温30min后仍保留50%左右的熔融皮材。经120min保温后,熔融皮材才完全凝固。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系统总结土木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原有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课程的重新定位以及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如何进行改革,最后评析了改革后课程教学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9.
“平改坡”工程中坡屋顶的热工性能及构造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坡屋顶建筑的形式和特点,对“平改坡”工程中坡屋顶的热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比较,并就具体的构造做法及经济性做了深入的探讨,得出实用的热工设计方法及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铁矿生物氧化过程的阶段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磊  周怀阳  彭晓彤 《金属矿山》2007,37(10):59-63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黄铁矿的Fe3+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中溶液铁离子浓度、pH值以及E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Fe3+由于自身很快会被消耗,因而对黄铁矿的氧化速率较低;而在细菌的作用下,Fe2+可以不断被氧化成Fe3+,从而使黄铁矿的氧化速率明显加快,因此生物氧化具有更高的效率。基于间接作用机制,结合黄铁矿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及Eh值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黄铁矿生物氧化的阶段性特点,即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的氧化过程分为黄铁矿无机氧化、Fe2+生物氧化和黄铁矿稳定生物氧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