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存的MIMO-UWB(multi-input multi-output ultra wideband)信道模型不能准确地评价UWB通信系统的性能。文章采用平行波近似理论,在单输入单输出UWB双向信道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信道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MIMO-UWB信道模型并把它应用到STBC-UWB(space time blockcoding ultra wideband)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可以很好地逼近室内测量信道,比子信道相互独立的信道模型能更好地评价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的通道采样率在数值上等于通道带宽,因此无法兼顾最优信道带宽和最优采样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变采样多相滤波器组的信道化接收机。该信道化接收机根据要求的变采样率改变数据的输入速率,并依据数学推导对原有系统的结构进行变形,可有效解决多相滤波器组通道采样率和通道带宽的耦合问题,从而实现嵌入式变采样的目的。本接收机设计方法在兼顾系统最优采样和最小信道带宽要求的前提下,能有效避免频道浪费或复杂的插值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接收机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基础上能有效改变采样率,提高系统实时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簇首协调的时分多址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尧  李波  闫中江  杨懋  左晓亚 《兵工学报》2017,38(11):2143-2150
针对现有无线移动网络中采用竞争广播交互路由、控制信息,造成路由控制信息碰撞丢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簇首协调的时分多址路由协议。该协议复合设计多址接入协议与路由协议,通过保障路由、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降低了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帧结构的多址接入协议,在超帧的控制信息交互阶段以时分多址的方式交互路由、控制信息,在数据信息交互阶段,以载波侦听碰撞避免的方式交互用户数据信息。为了控制节点之间的路由控制信息交互开销,簇首节点只为成功入网的节点分配时隙,并保证入网节点稳定地占有该时隙。成员节点通过交互两跳邻节点信息建立不超过3跳的簇内路由表,簇首节点通过控制信息交互获取全簇路由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群组移动模式下,与AODV、OLSR等现有路由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协议在平均时延方面降低了23%,在传输效率方面提升了30%.  相似文献   
4.
浮标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对战场环境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传送与分析。但其工作环境具有资源有限、时变等特点,基于分离原则的编码很难适用于这种复杂情况。基于此,文中分析了浮标无线通信中不同信源特性,并分别针对传感器信息和图像视频信息提出了2种基于不等差错保护和LDPC码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对传感器的重要数据和图像视频的恢复能力,保证了传输可靠性,为海军综合作战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不同的应用环境下所要采用的超宽带信号波形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数字方法产生了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基带高斯脉冲,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带通滤波和上变频方式实现了中心频率和带宽可控的UWB信号脉冲,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带通滤波方式功率谱能量较低,适用于短距离低功率系统,但系统实现简单.上变频方式功率谱较高,适用于高速远距离应用,且频谱控制更加灵活,但系统复杂度略高.与传统波形设计方法相比,这些方法从频域出发,频谱实现简单灵活并且系统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动调制方式识别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信号分类问题中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多维度特征的端到端双流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来对调制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原始采样信号,还利用输入信号的瞬时幅度和相位信息;原始IQ(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数据输入进神经网络后,网络首先通过内置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输入的IQ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原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再将原始IQ信号和幅度相位两种特征信息分别通过两个并行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别进行特征提取;本文所设计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膨胀残差网络分支利用卷积核的膨胀卷积特性,将膨胀卷积与残差网络结构相结合,在网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卷积核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结合上下文信息,另一个网络分支是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串联,然后将两个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特征向量进行矩阵相乘达到两种特征信息融合的目的。整个识别过程是基于端到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内嵌到神经网络内部,由神经网络完成对数据的预处理,只需将原始的IQ数据直接送入神经网络即可;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基于L波段浮标海上通信的链路传输损耗特性,以模拟动态海浪曲线为基础,结合射线追踪与数值分析思想,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海况等级的信道冲激响应模型,给出了信道反射点数目与功率的累积分布概率曲线,最后以浮标-卫星与浮标-舰船两种链路为例,仿真得到了不同海况下的误码率曲线,并与传统两径信道与高斯白噪声信道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况恶劣程度与入射波仰角大小对链路误码率影响显著,传统两径模型不足以描述其传播特性,该研究对实际浮标通信链路预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