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整数梯度搜索方向的局部性以及有时因取整而方向发散的缺点,提出了在离散设计空间中,利用离散坐标邻域点的目标函数值信息和适当的延伸探索直接构造离散搜索方向,并进行离散一维搜索的寻优方法,对此称之为离散直接搜索法(A Discrete Direct Search Method),简称DDSM法。本文运用DDSM法成功地解决了14个工程考题和数学考题,实践表明:DDSM法的求解速度和可靠性比较令人满意,尤其是计算效率相对现有的某些离散优化方法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约束随机优化方法完成了抽油机减速系统在9个设计变量、25个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获得了其最佳设计方案,进一步证明了在抽油机减速器中采用双圆弧齿轮传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旋转旋流离心机转过中流体的流动及固相粒子在液相连续介质中的沉降规律为基础,同时考虑转鼓内流体径向速度影响的条件下,提出了固体颗粒分离的另一条件,由此推导出了旋转旋流离心机生产能力指数、按悬浮法计的处理量及分离粒度的计算式,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深抽条件下实施机抽排水采气工艺特点及其对系统装备的响应;分析了系统装备配置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系统装备合理配置的两种方案,并进行了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5.
旋转旋流离心机主要由加速器、转鼓、左右端盖、支撑系统和密封系统组成,这种离心机把旋转离心力场和旋流离心力场有机结合起来,使分离强度增加,分离效果显著改善,是因液分离的理想设备。在分析旋转旋流离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石油矿场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旋转旋流离心机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设计的通用数学模型。采用两种新的优化方法对WXX-200型旋转旋流离心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结果与常规设计相比,转鼓质量减少32.5%,功率消耗降低20%~30%,分离效果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前置式游梁抽油机的工作特点出发,按现代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此类抽油机主体参数优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降低减速器输出轴净扭矩的最大波动值为设计目标,来确定主体机构尺寸、平衡块重及平衡块偏置角;为不同系列的前置式抽油机主体机构方案拟定和承截能力计算提供合理的参数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西南石油学院和川南矿区联合研制的钻井泵性能参数综合测试系统中,进配了QLSAFFT分析仪.该仪器采用汉字提示,窗口显示,功能多,操作使用简单.本文介绍了使用信号分析仪测试钻井泵的水力参数和机械参数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旋转旋流机泵一体固液分离机的特点和基本分离原理。探讨了机泵一体固液分离机加速器中心孔直径、流道个数、流道截面形状、流道出口面积和流道螺旋角等结构参数对整机分离效果、压力要求和功率消耗的影响。论述了加速器中心孔直径、加速器向液体提供的能量、推渣速度和推渣压力等相关设计因素,并对旋转旋流机泵一体固液分离样机加速器改进设计前后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器的优化设计和合理的级数能够成功地实现旋转旋流机泵一体。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管柱下入摩阻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水平井造斜后井迹弯曲,使管柱入井时受到的阻力远比直井大,给钻井作业增加了难度,因此对管柱摩擦阻力的分析计算是保证管柱顺利入井的关键。通过建立管柱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水平井管柱入井时摩阻计算的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在稳定和旋转方式下管柱入井时的大钩载荷和井口扭矩等重要技术参数的解析公式。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可为钻井设备选型、优化管柱参数和井身结构以及选择下入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管柱空间受力分析及迭代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水平井管柱空间受力平衡的基础上, 考虑了管柱刚度附加的接触力与曲率半径的三次方成反比以及管柱末端效应对轴向力和法向力的影响, 采用迭代计算方法, 建立了水平井管柱空间受力的三维求解模型。利用这种模型, 对现场一水平井的管柱受力特性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迭代计算方法可以简化空间问题, 便于计算机处理数据, 比平面分析方法更为有效, 为合理选用水平井管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