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地震数据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 对于相互统计独立的信号源经线性组合而产生的混合信号,采用ICA能从其中分离出各独立的信号分量。在地震勘探中,地震道信号和随机噪音通常具备非高斯信号的特点,统计性相互独立。在对地震数据和随机噪音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最小互信息的快速ICA方法实现地震数据去噪。模型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常用的反褶积方法有许多,但大都基于传统的褶积模型。传统褶积模型假设子波波形保持不变,这与子波在传播中振幅逐渐衰减的情况不符,因此需要建立能够描述实际子波传播的动态褶积模型。以动态褶积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反褶积方法不需要对衰减地震道做吸收衰减补偿,可直接实现提高分辨率处理。文中对脉冲反褶积和动态反褶积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模型分析与实例验证了动态反褶积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小波变换域K L变换及其去噪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L变换利用相邻地震道的相关性来去除随机噪声,但对于倾斜和弯曲同相轴反射去噪效果不佳。采用改进的时变倾角扫描叠加K—L变换能够较好地去除随机噪声,但由于在时间域进行,没有考虑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频率域的特点,高频有效信号易受压制。小波变换具有较强的时频分析能力,在小波变换域进行K—L变换,可以实现分时分频K—L变换去噪。介绍了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压制随机噪声的基本原理,即先将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形成分时分频的小波包剖面,然后用K—L变换对小波包剖面进行去噪,再将去噪后的小波包剖面重构回地震剖面,从而达到消除随机噪声的目的。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去噪方法在有效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护高频有效信号。  相似文献   
4.
目前常用的地震子波估计方法有确定性子波估计和统计性子波估计,各有其优缺点.2类子波估计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褶积理论模型,即子波在传播过程中保持波形不变,没有考虑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动态性.实际上由于地层对子波具有吸收作用,子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步衰减,子波传播是一个动态衰减过程.改进静态褶积模型提出动态褶积模型,从而估计动态子波.假设地层反射系数为白噪序列,震源子波在地层中传播形成衰减地震道,对此地震道作小波变换时频谱分析,采用箱状平滑对衰减地震道频谱作平滑,去除反射系数的影响,从而获得子波振幅谱,再假设子波为最小相位,通过希尔伯特变换求得子波相位,从而实现动态子波估计.理论模型分析与实例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的动态子波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的地震子波估计方法基于传统的褶积模型,没有考虑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动态衰减特性。针对这一问题,对传统褶积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能够描述子波衰减特性的动态褶积模型,并以动态褶积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动态子波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衰减地震道做频谱分析;然后假设反射系数的频谱为白谱,通过对衰减地震道频谱值做平滑,去除反射系数谱值的影响,获取动态子波的振幅谱值;最后对子波相位做一定假设,从而求得动态子波。理论模型分析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地震反演常用的线性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但是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需要引进一些非线性优化算法求解全局最优解。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等,虽然这些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优化性能,但是其计算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如何将上述两类算法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了反演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提出的混合优化波阻抗反演方法综合了共轭梯度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在模拟退火反演框架内加入共轭梯度迭代算法,即在模拟退火反演过程中,当目标函数值满足给定的条件时,进行一定次数的共轭梯度迭代反演,最终以模拟退火反演结果来判断其收敛性。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抗干扰能力强,计算得到的波阻抗剖面能较好的反映地层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遗传算法是一种具有全局优化的随机搜索算法,针对遗传算法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差,求解精度不高等缺点,引入了模式搜索算法,利用模式搜索算法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和较高的求解精度弥补遗传算法的不足.即利用遗传算法来控制寻优过程,用模式搜索算法使解快速逼近极小点,然后再用遗传算法使解逃脱局部极值,从而达到全局寻优目的.理论模型和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鹿角场-李子坝构造嘉陵江组地层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地质、测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分析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孔隙、裂缝-孔隙型.储层基质孔隙小、渗透率低,裂缝成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根据裂缝介质中地震波传播原理,利用二维分形算法对嘉陵江组嘉二2、嘉二1~嘉一裂缝发育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测井解释结果符合程度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参考资料,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宽线加大基距组合技术在喀什北区块复杂山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喀什北区块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端,地表起伏剧烈,地腹构造高陡、断裂发育。地震勘探难点主要表现在表层结构复杂、次生干扰严重、激发接收条件差、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喀什北区块采用了"宽线加大基距组合"的新采集方式。宽线加大基距组合技术采集得到的地震资料与常规地震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新的采集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覆盖次数,压制了干扰波,剖面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为构造解释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发现、落实构造主体和部署未来的钻探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成立50年来,四川物探从区域勘探到迈出四川、驰骋全国、走向世界,技术水平跃居国内山地物探企业的前列,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正朝着“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山地物探公司迈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