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珠纤维对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制备了静电纺串珠纤维复合滤纸和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滤纸,对其微观形貌和孔径等结构特性以及过滤阻力、过滤效率和容尘量等过滤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静电纺串珠纤维复合滤纸和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滤纸的纺丝层纤维平均直径接近,分别为225、250 nm。通过控制纺丝时间使二者的初始过滤阻力相近时,静电纺串珠纤维复合滤纸过滤效率为73.1%,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滤纸过滤效率为38.2%。相同测试条件下,静电纺串珠纤维复合滤纸阻力上升速度比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滤纸慢,达到相同终止阻力时,静电纺串珠纤维复合滤纸的作用时间更长、容尘量更大,二者的容尘量分别为119.29、96.23 g/m~2;并采用仿真模拟软件GeoDict建立模型,探究了两者阻力变化情况和容尘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DSC、TG热分析方法对几种不同的芳纶纤维和浆粕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受热后重量和能量随环境温度和受热时间的变化.DSC曲线表明短纤维未出现玻化转变温度,结晶峰也未出现,浆粕无定型部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83℃左右,在300℃以后出现冷结晶现象.TG分析表明短切纤维与浆粕在400℃以上出现失重分解,浆粕失重速率大于纤维失重速率.  相似文献   
3.
热压后,间位芳纶复合纸中纤维与浆粕间形成界面,而纤维与浆粕间的界面相容性直接影响着材料间界面的形态、结构、厚度,并最终决定着复合纸的性能优劣。本文主要采用SEM及TEM研究了两种国产间位芳纶复合纸的界面的表面性能,并对纤维与浆粕的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测定,采用红外光谱对界面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涤纶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造纸业,可制备过滤及绝缘材料,但涤纶纤维是疏水纤维,其在湿法成型过程中在水中不能均匀分散,影响了成纸匀度进而影响了纸张的强度,本文采用Na OH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涤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纤维经处理后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及结晶性的变化,研究了其成纸性能,得出涤纶纤维经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成纸的抗张强度有所提高,而介电强度变化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涤纶纤维的性能做了简单叙述,列举了几种不同的改进涤纶纤维在水中分散性的表面处理方法,概述了涤纶超短纤维在造纸中的应用,展望了涤纶纤维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修饰技术,用芳纶沉析纤维薄膜对探针进行修饰,在水中测定了芳纶短切纤维和沉析纤维的表面黏附力,探究了不同pH值对芳纶短切纤维和沉析纤维表面黏附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纶沉析纤维薄膜修饰的探针与芳纶短切纤维和沉析纤维之间的黏附力分别为1.71 nN和9.20 nN,沉析纤维分子间黏附作用力大于其与芳纶短切纤维间的黏附力,认为探针针尖与芳纶短切纤维和沉析纤维-NH-之间的相互作用与pH值相关,芳纶沉析纤维修饰的探针与芳纶沉析纤维之间的黏附力受pH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复合滤纸不同复合方式的性能差异,本研究对两种初始过滤效率接近的复合滤纸进行了效率特征曲线、容尘量和反吹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复合滤纸最易穿透粒径为150 nm,熔喷复合滤纸最易穿透粒径为200 nm.相同条件下加载A2细灰时,熔喷复合滤纸的阻力增加速率小于静电纺丝复合滤纸;加载油灰混合颗粒时,熔喷复合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从透气性、可降解性及抗菌性等方面探究了细菌纤维素的一些独特性质。介绍了其生产制备的方法及过程、阐述了其在造纸工业及在其他工业的应用,展望了细菌纤维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TEM对芳纶纤维的横截面进行观察分析,得到了几种纤维的皮-芯结构,F3-纤中的微细纤维很细小且排列很密实。F1-纤和F2-纤的皮层厚度在0.1~0.6nm,在长度方向上保持结构的一致性。对几种不同的芳纶复合纸的界面进行了观察,发现F3-浆粕基体部分的微纤维像指纹一样,呈现出一种条纹和旋涡状结构,F1-浆和F2-浆粘合区域的指纹特征不突出,基体与纤维间的界面倒是有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结合分子结构,对比聚酯纤维(PET),介绍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及制备工艺,分析了PEN的热、光、电等基本性能,论述了PEN在薄膜、容器和纤维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