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离散制造业装配生产线人因质量事故的追溯方法.在分析Swain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和Ras-mussen的S-R-K(skill-based behaviors,rule-based behaviors,knowledge-based behaviors)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综合2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分层人因失误辨识方法.基于这种方法,结合故障树分析,对某厂传感器线束装配生产线终端的产品泄漏的人因失误因素进行了分层辨识,辨识结果表明:人因失误的内在因素(求快、侥幸心理、粗心大意)对失误过程影响较大,是人因失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泄漏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受到环境与管理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外在环境因素及内在因素的共同诱导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在有效模拟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方法对装配线的运作提出了改善建议. 分析了U型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对相关工人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分别对疲劳、失误和工作进度进行了建模研究;以模糊逻辑推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工人的工作速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某装配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提出多种改善建议,通过仿真分析,寻找较优改善方案. 仿真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工作序以及工作策略,并增加工人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以及工人间的任务均衡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四连杆瞬心原理设计了一套新的座椅座靠连接运动机构,并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优化了槽口的设计角度、槽口间隙、槽口设计曲率、摩擦因数等重要设计参数。最后通过追尾碰撞试验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耦合型颤振的分析中考虑了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详细探讨了受模糊干扰的耦合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问题,给出了关于耦合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切削阈的可能性分布及其置信水平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算机辅助某齿轮箱厂检测线上工人对齿轮箱故障状态类型的诊断,以齿轮箱中齿轮、轴、轴承等主要零件为研究对象,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细致分析,在敏感特征参数提取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冗余参数的干扰,为下一步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提高了参数训练的精确度,建立与检测线工人所定义故障类型相一致的故障状态模式识别模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辅助工人对齿轮箱智能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诊断结论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摩擦安全限扭联轴器的产品性能,给出了该种联轴器扭距调节的理论公式,及仿德轻型摩擦安全限扭联轴器样机的动载、静载扭矩调节的试验值,并给出了样机总成试验的功率图,为该种联轴器的标准化,系列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平面叠片弹簧联轴器的齿销齿形对叠片弹簧组变形的影响,给出了恒刚度及变刚度平面叠片弹簧联轴器的齿销齿形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平面叠片弹簧联轴器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三缸泵液力端振动的传递特性,指出3个缸之间振动的各谐波能量并未叠加,它们相互的影响较小。从试验泵测出的数据表明,阀盖上的振动能量分布不如缸盖上集中。  相似文献   
10.
颤振征兆早期识别的模糊信息融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切削试验探讨颤振征兆早期识别的模糊信息融合方法。试验中在同一个测量区内使用了功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模糊数学与Dempster-Shafer证据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传感器信息进行了分析融合,对切削状态进行了描述。试验证实:利用证据理论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颤振征兆的早期模糊识别得出的目标切削状态的隶属度介于单一征兆隶属度之间,对过于敏感的传感器,会考虑其他传感器的信息予以修正,降低其评价隶属度;对于不敏感传感器,会考虑其他传感器的信息予以补偿。这种方法弥补了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缺陷,即在模糊推理中,系统对某一状态的隶属程度实际上是由模式特征集中贡献最大的那个特征决定的,而没有用到其他特征提供的信息,这说明证据理论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方法在进行颤振征兆早期识别时具有更高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