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热像技术因具有检测效率高、对被测目标无影响、检测结果形象直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红外热像仪硬件、被测对象表面状况及检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实际成像质量或许达不到理想水平,从而影响后期关键信息的识别和提取.红外热像增强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成像质量,削弱红外热像不利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红外热像增强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空间域算法和频率域算法.经过不断完善,至今已发展成熟的有直方图增强算法、红外热像降噪算法、红外热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各种算法相结合可以综合发挥优势,从局部到整体提升红外热象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真分析银行对大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提出一种高效、安全的解决办法,即由后台数据库作支持,进行前置数据处理,基于B/S结构开发银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兼顾了稳定性、安全性、成本、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用户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和数值模拟,证实了流体在新型翅片下形成的流道内呈混沌状态流动,混沌流在低舵下即可产生较强混合效果,提高了传热和抗结垢能力。新型翅片为将混沌流概念应用于板翅换热器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针对圆杆折流杆结构换热器只有在较高壳程流速时才能达到较高传热效率,以及目前缺乏折流杆换热器壳程支撑结构场协同关系定量计算关系式的情况,开展了新型菱形折流杆换热器的传热研究。运用实验方法获得换热器壳程传热关联式,验证了新结构良好的传热效率;利用CFD软件直观地得到了换热器壳程流场和温度场分布。通过对壳程能量方程的无因次变换,得到了壳程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的场协同角的定量关联式,证实了新结构具有更好的场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孔松涛  黄镇  杨谨如 《红外技术》2019,41(12):1133-1140
红外热像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但因设备的不足和使用环境的影响,红外图像会出现低分辨率、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等缺陷,这无疑会对缺陷的定性和定量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红外图像的处理则成为了无损检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红外技术中图像处理部分,包括预处理和图像识别;列举了目前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被广泛使用的处理技术,如神经网络、视网膜皮层、数字细节增强、Contourlet变换等技术,并简要列出其优缺点;介绍了主要运用于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如:温度信号重构、脉冲相位法、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区域生长法等技术,并给出了学者们的部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进行垃圾渗滤液的蒸馏实验研究,探索不同条件下氨氮馏分的迁移特性。通过实验获得蒸发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优条件,观察各种热力条件下馏分中铵离子的交换特性变化及氮元素的迁移规律,最后对实验及测定条件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压涡流管是撬装化天然气液化的关键设备.由于管内高压引起的超音速强旋转流与传统涡流管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强大的离心力,目前对三维强旋转湍流流动的测量与真实情况还有很大差异.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在高压环境中涡流管内流场和温度场结构特性,提出利用冷热端压差配合特殊设计的喷嘴,有利于形成超音速流动,并在喷管段形成低温区域.控制高压涡流管的热端背压,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制冷效率.  相似文献   
8.
孔松涛  董其伍  刘敏珊 《化学工程》2007,35(9):17-20,28
混沌流可以在层流条件下强化传热这个现象已经被有些文献所证实。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流现象的翅片,通过对其流道内流动进行简化,得出其动力学符合Duffing方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了在各种几何外形、不同入口流速、不同介质条件下的传热规律,回归出了在层流条件下,翅片的平均Nu准数表达式,即0.086Re0.86Pr0.45。分析表明,在混沌流的作用下,层流状态下的流体可能出现类似湍流的传热效果,初步证实了这种混沌流是强化传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较小流速和较低粘度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对流体微元能量方程变换,提出热量运输的观点.据此观点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并发展场协同理论.对螺带插入换热管内的流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各个力对流场的影响.结合热量运输的观点,提出改善管内流动阻力、提高综合传热效率的方法.运用数值模拟得到管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螺带后光管长度大约500~600 mm时,此段光管具有最大的综合传热系数.分析还表明在较长换热管条件下,螺带插入长度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螺带长度以获得较大的传热系数或者较低阻力损失,而综合传热系数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证实了在热量运输机理指导下开发新的强化传热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深水海底常常潜伏着高压浅层(气、水)流,在没有安装防喷器的情况下钻遇浅层流风险很大。此时,常规的借助井口装置产生回压来平衡地层压力的压井方法就不再适用了。在分析国内外多相混合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动态压井原理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M-2钻井液密度调节混合装置,主要由节流阀、高精度电磁流量计、混合器、哑铃状喷嘴及连接管路等组成,由安装在混合器上的3个入口分别提供重浆、海水及添加剂,采用对冲射流方式来实现不同密度流体的快速均匀混合。室内试验测量获得了节流阀开度与注入流量的关系,确立了压井液密度与重浆流量的线性关系。在南海八号钻井船上进行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ZM-2钻井液密度调节混合装置整体运行稳定、混合效果良好,在流出混合器混合腔后约0.3m的距离,混合组分密度差可以控制在0.05g/cm3以内,精度较高,可满足动态法压井作业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