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在地震预报中,能否同时准确地报出地震的时间、震级和震中位置三个要素,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地震学者尚未解决的研究课题。我们地震研究室根据地电脉冲、次声信号、低频电磁波、地应力、地倾斜、水井水位的异常变化等信息,结合中期、短期、临震异常情况,综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研制了一个连续、在线测量活组织中局部血液灌注率的计算机测试系统,该系统由干扰热源(圆盘形探头)、测量电路及PC系列微机2大部分组成。使用本系统可以实现对局部组织血液灌注率的连续、无损伤检测,同时在系统的软件中也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某些问题提供了途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可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孕震过程中次声波的产生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临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模型,认为孕震末期地质结构动力行为引起的地表变形与空气耦合运动导致可观测次声波.并以日本地震板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数值模型,采用二维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层考虑不同深度地质参数,模拟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地表的运动,计算了地表位移及次声波压力变化曲线,模拟出了临震次声波,次声信号波形特征、频率范围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孕震一次声机理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机理机制上研究次声信号,研制了次声数据自动采集装置,该系统既可以记录图形,也可以存储数据文件,配合相应的程序,对记录到的次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改变了以往只记录单一图形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次声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配置,提供了应用监测系统观测到的几种次声异常信号,以及如何分析、辨别、分类各种次声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说明:儿童输液时常因恐惧、多动、易怒,情绪不稳定出现脱针现象,同时输液辅助系统固定手板形式单一,胶布固定太紧,也增加了孩子输液过程的烦躁和压抑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方案尝试以色彩鲜明的卡通造型转移孩子输液的注意力,缓解孩子紧张恐惧的心理,也为儿童医疗环境增添了活力,在孩子坐姿输液时尤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多学科观测方法预测强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个成功的预测震例,以此解析了多学科的地震预测方法.列举了13次成功的临震预测及16次较好的年度地震预测.自1995年以来全球发生伤亡人数较多的大地震,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都收到了明显的临震信号,这说明多学科的观测方法是有效的,实践证明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次声网络的信号传输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32位ARM系列的微处理器S3C2410X与串行A/ D转换器TLC2400,利用Linux操作系统内嵌的TCP/IP网络协议构成一个次声波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并对系统的结构原理、主要外围接口和系统软件设计框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991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为统计时间段,以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南北方向地电脉冲仪所记录到的地电异常矩形脉冲信号和全球范围内的火山喷发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信号序列sd1(i)、sd2(i)、sm1(i)、sm2(i)及喷发序列red(i)、vem(i),分别计算相关系数Rsd1.ved(m)、Rsd2,ved(m)、Rsm1,vem(m)、Rsm2,vem(m),并选定显著性水平α=0.01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认为,地电异常矩形脉冲信号的出现与火山喷发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网站提供的电离层垂直全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aron content,记为VTEC),分析研究了1998—2006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30个M_s≥6.0的地震.采用统计处理的方法,讨论了地震前后15d内电离层全电子含量的变化,分别对震中上空电离层全部TEC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若干热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遇到的一些热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肝组织对微波的比吸收率的确定方法、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单一微波源形成的凝固区大小和形状、分时控制的多源凝固区组合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凝固区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分时控制的多源凝固区组合技术能实现肿瘤的适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