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由蚬壳星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每秒运算4万亿次的GT4000超级刀片计算机(共含281个刀片,562个至强TM处理器)正式入选最新公布的2005年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居全球第100位,在国内超级计算机中名列第四。  相似文献   
2.
4月7-8日,深圳举办了第8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吸引了近1000多名专业人士与会,该次论坛不仅邀请了国家各部委直接参与风险投资政策制定的决策人,还邀请到美国、欧洲私募资金和风险投资界的国际权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正全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和“十一五”规划.对风险投资和创业资本市场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而全球科技投资热潮开始涌向中国,  相似文献   
3.
抗击SARS期间 ,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功研制出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 .该仪器仅用一秒钟便可测出人的体温 ,其各项性能指标均通过专家组验收 ,现已在校内 40多个地点使用 ,受到一致好评 .据悉 ,参加这次攻关的科研人员在时间紧、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急国家之所急 ,组成了阵容强大的科研攻关队伍 ,发扬了连续作战的精神 ,仅用 2 0天时间就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创下了该院建院以来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快记录 .抗SARS我校成功研制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坪梓  相似文献   
4.
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介绍,深圳市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实现7500亿元,年增长19%,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到4400亿元,占总产值的58.6%.2008年深圳将重点支持和发展民生科技,如设立社会发展科技专项资金,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实现产业化;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信息化、应急指挥和社会治安等领域,着力支持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惠民手段;在重点项目方面,将重点支持研发低成本医疗器械,推动低成本健康工程;加快发展更可靠、快速、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字电视从1999年起开始在深圳、北京等城市试点推广.由于各地运营商拥有不同网络,行业技术标准迟迟未定,各地的接收终端无法互相通用和替代,被业界视为“死结”.目前,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数字电视相关的4大类、25项电子行业标准,并从即日起开始实施.其中,数字电视的机卡分离标准“花落”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制订的PCMCIA接口方案.此次机卡分离行业标准确定后,可望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数字电视产业拥有数千亿元空间,机卡分离等25项标准确定后,企业就能安心进行数字彩电、机顶盒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6.
作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落户深圳后完成的首个研究成果,“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于2008年11月6日在世界权威科技杂志《自然》作为封面故事发表.该文长达7页,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较全面阐述了中国人基因组结构的特异性,详细比较了中国人与已有数据的白种人基因组在序列上的差异.“炎黄一号”共发现了307万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13.5万例核苷酸插入和删除变异(InDel)及2600例大片段DNA结构性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其中,41.7万例SNP位点、7.98万例插入删除和918例结构性变异为“炎黄一号”基因组独有.“炎黄一号”将在技术上引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影响疾病的预测、预警、预防和治疗方式,推动个体化医疗和健康的新发展模式,形成巨大的新兴产业和市场,进一步增强深圳市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在《自然》杂志发表@坪梓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16日,由科技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主办的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在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科学生活博览会上获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纳米催化材料在深圳已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方面的系列开发.该研究源于对付SARS等呼吸道病毒,利用室温下纳米催化剂能有效吸附有机分子,同时高效解离空气中的氧分子形成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氧负离子的特性,用以催化有机体的水解和氧化,从而达到对病毒的高效吸附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11-19,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协办的国际太赫兹研讨会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俄罗斯等太赫兹研究领域的20多位顶尖科学家,围绕太赫兹发射、检测和应用等重大问题,举行最新成果研讨,前瞻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举行的太赫兹研究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落户深圳虚拟大学园,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计算机、软件、火灾、新材料、声学、数控技术、模具和医药等领域,几乎全都是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者.将研发中心设在深圳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