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社会科学成果及其特点出发,对国内外现有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理论模型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评析,指出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出制定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具体方法,并就专著、论文、调研报告、学术资料、工具书和译著(文)等六大类常见社科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了分析,以期为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成果的界定及其划分,是进行社科成果评价和管理的“逻辑在先”性的程序.通过分析国内关于社会科学成果的几种界定,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论,将社会科学成果界定为研究社会和人的科学活动中所产生的理性知识系统,并指出它具有价值理性特殊性,理论内容的创新性,体系自恰性等品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社科成果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4.
“假象”的存在须满足三个条件:某物合目的的行为:某物针对他物的“判断力”而采取“对策”:作为背离本质的现象的假象是施动者“故意的”.显然,在广大的非生物界不存在所谓“假象”.因此,“假象”不能完全属于本体论范畴.现行哲学教科书在阐释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时,扩大了“假象”的外延,把它当作一个完全的本体论范畴,这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和平环境条件下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存在着一对悖论,即命题A:和平环境不能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命题B:和平环境必须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实践中,这一悖论性基本被忽视,人们往往为了强调命题B而视命题A为“假命题”.这种企图消解悖论一方保持另一方的作法,无论其动机多么正确,终因不符合辩证法的本性而在理论上似是而非,在实践指导上具有误导性.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要求具体分析悖论性命题对和平环境培育作战心理素质的具体历史过程的制约性,寻求保持其张力的最佳境域.并结合现代战争的作战样态给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我院近几年分配到西北地区雷达兵部队工作的毕业学员的调查表明,在他们身上,老传统还在、老问题还有、新气象可喜、新困惑堪忧.为此,我院的政治素质教育,要建构适应雷达兵需要的军旅文化,要注意培养学员具体参与基层军事、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化文学诠释学研究,也为了帮助一般读者正确把握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解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采用诠释学的基本方法,选取李煜的《浪淘沙令》这一个案来研究文学阅读,欣赏与研究现象,揭示了其中蕴涵的形象大于思想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是在读者与作者共建意义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