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平动物体位移的光纤传感器已有许多报导,而测量转动物体位移的光纤传感器却很少,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对后一问题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无源器件和光纤传感器件也正在走向微型化和集成化。在一些微型化器件中,常规的自聚焦透镜、平凸柱透镜和球透镜受到了使用空间的限制,以致于难以再用它来作为光学耦合元件。人们不得不寻求焦距极  相似文献   
3.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改造方案对比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行业面临的是立体竞争:后有追兵——直播卫星、地面数字广播,前有堵截——IPTV、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争夺有线电视网络的高、中端用户,卫星直播和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争夺有线电视网络的低、中端用户。如果维持现状、不思进取,有线电视网络就必然逐步衰落甚至被取而代之。网络改造的目的是提升网络价值、提高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收入。改造网络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避免用户流失、提升多业务、全业务服务能力,从而提高网络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有线网改造十年回顾 1.中国和美国改造过程 a.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十年网改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起步早,1997年,中广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金乃辉先生组织翻译出版了唐纳德·拉斯金和迪恩·斯通贝克合写的专著“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回传系统”一书。  相似文献   
5.
(上接第2期)2专业知识2.1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系统2.1.1组成结构有线电视模拟前端如方框图图28所示。图28有线电视模拟前端方框图2.1.2设计计算:载噪比、输出电平、非线性失真对于全频道邻频前端,输入信号(节目源)分为视频V和音频A,需要计算视频载噪比和音频载噪比。一般都计算视频载噪比,只要保持正确的图像伴音电平比V/A,伴音载噪比就可以满足。视频图像载噪比C/N可以从视频信噪比S/N得出,对于PAL-D制式  相似文献   
6.
宽带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外和国内光纤到家(FTTH)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FTTx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了EPON与GPON两者间的主要区别.最后,对实现FTTH的相关技术、实施方案和规模建设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网络为什么需要改造.以及如何改造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广电总局”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在ICTC2005(第13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开会期间,大会组委会组织的”下一代广电网络改造论坛”为关注这一问题的广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自由研讨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从国办发[2008]1号文件的出台,论述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紧迫性,以及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采用技术方案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光通信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光网WD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其具有的大容量、可升级性好的优越性;阐述了网络节点、管理方案以及网络自愈等方面的技术。全光网络对传统网络的升级主要体现为网络节点从电交换技术到光交换技术的升级,由此引发了网络管理及其相关技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