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单端面拉伸剪切试件进行试验,模拟了钢-玻璃组合I形梁胶接接头的受力特性,观察了结构胶的破坏模式和局部破坏现场,测定了硅酮结构胶剪切力学性能随着胶接长度、厚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胶接长度为30 mm时,易受剥离作用的影响,当胶接长度大于30 mm时,剥离作用可忽略不计;随胶接长度的增加,接头的极限承载力线性增加,承载力提高的梯度约8.75 N/mm,而极限位移变化不大;随着胶接厚度的增加,接头的极限承载力以约41 N/mm的梯度线性降低,而极限位移以约2.6 mm/mm梯度线性增加;随胶接宽度的增加,接头的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骨架单元式幕墙的概念,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骨架单元式幕墙特点及技术要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骨架单元式幕墙与其他幕墙系统的不同之处,为类似幕墙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测定了冬季夜晚环境下成都某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室内室外表面温度和室外表面气流速度,并据此得出了温度沿横向和竖向的分布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使用现场实测的边界条件和JGJ/T 151-2008规程提供的边界条件在THERM7上建立二维稳态传热模型,得出了两种边界条件下玻璃面板和窗框的U值。经比较发现,两种边界条件下玻璃面板的U值相差2.2%,窗框的U值相差12.9%。最后,使用WINDOW7定量地研究了填充气体和玻璃表面半球发射率对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对钢-玻璃组合梁结构的受力模式及承载力研究不足,对5个钢-玻璃组合梁试件进行了平面内受力性能试验,并基于多线性和线性材料本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采用钢化夹层(胶)玻璃腹板和单片钢化玻璃腹板组合梁的剪压破坏模式及纯弯曲破坏模式,两种破坏模式的区别在于纯弯曲破坏始于梁底弯矩最大部位,而剪压破坏在局部受压及剪跨区域发生。采用我国JGJ 102—2003中关于平面内玻璃肋受弯计算公式分析了组合梁承载力,基于塑性铰线方法提出了该类组合梁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剪压破坏时钢化夹层(胶)玻璃腹板随着荷载增大而呈现明显的界面孔隙,相比同厚度的单片钢化玻璃腹板,夹层(胶)玻璃腹板能提高组合梁的弯曲变形能力。增加腹板玻璃厚度和胶结强度均可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且前者的贡献更为明显,对于后者,剪压破坏和纯弯曲破坏分别取决于结构胶的压缩模量和剪切模量。考虑了胶结部分受拉刚度贡献的有效截面系数能更好预测组合梁的纯弯曲破坏承载力,而提出基于塑性铰线机制的计算方法能更好预测组合梁的剪压破坏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摘 要:采用两种试验方式测试了三种结构胶在玻璃端面胶接钢板工况下胶接接头的剪切力学性能。两种试验方式分别为双端面拉伸剪切试验(DFTST)和单端面拉伸剪切试验(SFTST),使用DFTST试验测试了3M DP190和硅酮999的胶接接头剪切力学性能,使用SFTST试验测试了硅酮992的胶接接头剪切力学性能随胶层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SFTST试验比DFTST试验简单宜行;硅酮结构胶剪切强度低但变形能力更好;竖直注胶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注胶质量;随着胶接长度的增加,破坏时的位移基本不变,剪切刚度正比例增加。试验为端面胶接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合理的试验方式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