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互联网教育定义及优势1.1互联网教育定义互联网教育有时也称为"在线教育(Online Education)",是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由计算机及基础网络设施、教师、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学习者等基本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互联网教育、在线学习、在线教学这几个概念实际上有较大区别,但本文从行  相似文献   
2.
在Si/SiO2/Si衬底上通过真空热处理生长了硅纳米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硅纳米晶注入电荷,在静电力模式下研究了硅纳米晶的充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硅纳米颗粒充电后电荷可以保存10h以上,同时可以在几秒内快速放电.电荷储存于纳米颗粒内部和表面,不会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3.
淮南煤炭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森林  邵龙义  丰年 《中国煤炭》2002,28(10):42-44
结合淮南实际情况,总结了因煤炭开发利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清洁生产,煤矸石综合利用,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矿井水资源化和土地复垦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获得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显微形貌图片,并利用数字图像粒度分析系统得到可吸入颗粒物中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等三种主要颗粒的数量一粒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l~2.5μm之间,其次在2.5~10μm之间,矿物颗粒占总颗粒数量的82.25%。对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进行对比表明,小于5μm的颗粒虽然在体积上只占20%,但在数量上却达90%。因为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有害物质也越多,所以细颗粒物今后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Si/SiO2/Si衬底上通过真空热处理生长了硅纳米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硅纳米晶注入电荷,在静电力模式下研究了硅纳米晶的充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硅纳米颗粒充电后电荷可以保存10h以上,同时可以在几秒内快速放电.电荷储存于纳米颗粒内部和表面,不会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6.
以2MeV 10mA GJ-2-Ⅱ电子加速器作为放射源,采用新型电子束辐射技术来制备纳米氧化铁材料.该制备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不需要任何催化剂.通过实验发现,溶液pH为6.54,辐照剂量达到300 kGy为最佳的实验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α-Fe2O3的结构、形貌及其粒径.X射线衍射谱表明辐射法制备的α-Fe2O3纳米颗粒具有六面体结构,结合Scherer公式近似计算出颗粒的晶粒径为30~60 nm.从TEM照片可以看出,辐射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颗粒形状为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30~60 nm.FTIR谱图显示辐射法制备的粉末出现了两个谱带V1和V2,两个谱带相应的波数为536.57和460.09 cm-1.这正是属于α-Fe2O3的特征吸收.实验结果说明电子束辐射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铁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概述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及赋存状态 ,分析了煤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析出方式 ,特别是易挥发元素汞 (Hg)、砷 (As) 和硒 (Se)等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讨论了通过选煤和燃后除尘技术控制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9.
淮南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途径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淮南矿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影响淮南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接着对淮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途径进行了探讨,优化途径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清洁生产和资源补偿;最后,对淮南矿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PM10中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通过对北京市区PM10连续1a的观测的基础上,发现北京PM10的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使用质子激发荧光(PIXE)对PM10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PM10中元素的质量浓度总量差别较大,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地壳元素Al,Si,Mg,Ca,Fe等的质量浓度在春季最高,人为污染源的元素S,Cl,Zn的质量浓度则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因子分析显示Si,Ca,Al,Fe,Mg和Ti有很高的相关度,表明来自地表土壤;S,Zn,Pb的相关程度很高,代表来自人类活动的工业排放源;Cl,As的相关性较大,可能与工业燃烧等人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