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核/壳结构铜镍合金/碳复合纳米粒子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铜和硝酸镍为金属源,通过溶液混合、蒸干,500℃碳化,900℃退火,浓硝酸浸泡-超声纯化获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铜镍合金/碳纳米粒子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样品由CuNi合金和有一定程度石墨化的碳组成;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揭示样品具有核壳结构,核为fcc型铜镍合金纳米粒子,尺寸在20 nm左右,碳壳在10~15层;综合热分析表明样品的碳壳提高了铜镍合金纳米粒子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碳包覆铜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铜在催化、电化学等方面有着非常优异的性能,但是易被氧化的缺陷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因此制备碳包覆铜金属纳米粒子有重要的意义。以硝酸铜为金属源、以蔗糖为碳源,经还原-退火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包覆铜金属纳米粒子。采用XRD、SEM、TEM、Raman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子大小分布均匀,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为fcc型铜,粒径20~60 nm;壳为石墨化程度较低的非晶碳,厚度10 nm。  相似文献   
3.
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铁、硝酸铜为金属源,采用液相还原-高温退火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碳包覆铁铜合金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不同Fe、Cu摩尔配比下所制备样品X衍射花样.结果发现,利用当Fe/Cu摩尔比为1∶4时,所制备的样品物相单一.同时还利用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对摩尔比为1∶4下所制备的样品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摩尔比下,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金属核为FeCu4合金,平均粒径为43 nm;碳壳厚度约5 nm,以非晶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利用碳包覆铜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对不同浓度溶液和以不同速度扫描,并与裸玻碳电极扫描结果比较,表明碳包覆铜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显著提高了对硝基苯酚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饰品钻石在钻石消费领域中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天然钻石因为其属于非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量的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在不久的将来终将枯竭。因此,如何采用人工的方式合成高品质的钻石,一直以来都是许多研究者的奋斗目标。近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并逐渐商业化,在市场上也慢慢站稳脚跟。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公开的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对当前饰品钻石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总结,并对饰品钻石市场,特别是合成钻石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微硅粉作为工业硅和铁合金领域的常见副产物,我国仅2021年产量高达280万t。尽管微硅粉具有较好的火山灰活性,应用潜力大。但是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目前微硅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未找到合适的突破口,造成大量的微硅粉积压,给铁合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环保及场地费用压力。粉末状微硅粉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硅粉在传统领域(水泥、混凝土、耐火材料领域)和新兴领域(橡胶、储能、分子筛合成和环保领域)的应用研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微硅粉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