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乙烯醇为改性剂制得有机化膨润土,并与水泥、粉煤灰及辅助添加剂组成防渗浆材,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了浆材固结体的渗透性、吸附阻滞性和耐久性。结果表明,以改性膨润土代替天然膨润土获得的浆材具有更低的渗透系数、更好的吸附阻滞性及耐腐蚀性,完全满足抗渗要求。  相似文献   
2.
3.
垃圾填埋场防渗浆材不仅需对垃圾渗滤液起到防渗隔离的作用,还需经受场内堆填垃圾对其产生的侧向应力,并且要协同周围土体变形,对其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对经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的膨润土防渗浆材进行正交实验后发现浆材各组分的掺量控制在以下范围内:水泥210~220 g/L,膨润土200~210 g/L,碳酸钠1.5~2.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1.5~2.0 g/L,浆材具有较适宜的强度.随后通过因素影响分析各组分对浆材固结体强度影响,最后经扫描电镜实验观察浆材固结体的微观结构,阐述其强度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吸附阻滞性能实验、重金属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建立等方法进行了防渗浆材固结体的吸附阻滞作用研究,以合理确定隔离墙的厚度及设计使用年限。采用黏土基浆材固结体制作的隔离墙具有良好吸附阻滞性能,对磷、铵态氮等无机物阻滞率在98%以上,对CODCr、BOD5阻滞率在86.09%以上,对Hg、As、Pb、Cd等重金属离子均有很好的阻滞作用,阻滞率均在98%以上。黏土基浆材通过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实现了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阻滞能力的提高。黏土基防渗浆材隔离墙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污染物的阻滞作用具有时效性,保证一定的隔离墙厚度(一般B≥60 cm)可确保对渗滤液污染物的吸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弹塑性模型的塑性势面用于岩土材料时的两个固有缺陷,提出了塑性势面区域的概念和连续渐变塑性势面模型的构想,连续渐变塑性势面模型的优点就在于塑性势面的连续和渐变,连续使得在任何屈服面外侧的应力路径下均是一系列连续的塑性势面在起作用,不会出现一个塑性势面单独发挥作用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传统弹塑性模型仅有一个塑性势面发挥作用时不能反映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增量有关的缺陷;渐变使得屈服面处的塑性势面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为0,且越接近屈服面的塑性势面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小,无限接近屈服面的塑性势面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无限接近于0,从而解决了传统弹塑性模型屈服面两侧变形不连续的问题,将传统弹塑性模型发展成为连续渐变塑性势面模型,既能弥补传统弹塑性模型描述土体性质时的缺陷,又不将弹塑性理论全盘抛弃,是对传统弹塑性理论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吸附阻滞性能实验、重金属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建立等方法进行了防渗浆材固结体的吸附阻滞作用研究,以合理确定隔离墙的厚度及设计使用年限。采用黏土基浆材固结体制作的隔离墙具有良好吸附阻滞性能,对磷、铵态氮等无机物阻滞率在98%以上,对CODCr、BOD5阻滞率在86.09%以上,对Hg、As、Pb、Cd等重金属离子均有很好的阻滞作用,阻滞率均在98%以上。黏土基浆材通过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实现了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阻滞能力的提高。黏土基防渗浆材隔离墙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污染物的阻滞作用具有时效性,保证一定的隔离墙厚度(一般B≥60cm)可确保对渗滤液污染物的吸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为研制出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污染物有一定吸附阻滞作用的浆材,用于垃圾场隔离墙防渗工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以膨润土为主的浆材配合比:钙质膨润土20%~30%、水泥16%~28%、粉煤灰18%~24%、纯碱1.1%~1.5%、稀释剂FCLS加量0.30%~0.72%,余之为水.该浆材结石率>99.5%,固结体28 d渗透系数<0.96×10-7 cm/s,无侧限抗压强度<2.1 MPa,浆材固结体对CODCr、BOD5、铵态氮和磷的吸附阻滞率达到了85%以上,对Hg、Pb等重金属离子阻滞率在99%以上.黏土基浆材通过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实现了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阻滞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岩土工程中常用屈服条件的理论分析、算例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采用不同的广义Von Mises条件来逼近Mohr-Coulomb条件时,应该根据具体的问题以及材料参数选择相应的广义Von Mises条件;一般情况下的岩土工程问题,采用Drucker-Prager条件似乎偏于保守,真正的逼近Mohr-Coulomb条件应该介于内角圆和外角圆之间;内角圆偏于保守而外角圆偏于危险,等面积圆是相对合适的折中选择。  相似文献   
10.
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以峰值应力为界,通常分为破坏前区和破坏后区两部分。由于岩石破坏后区的力学特性对诸多岩石工程,如地下巷道、矿柱和岩爆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因此,此方面的研究已受到理论界和工程界的重视。岩石的破坏后区一般处于非稳定状态,当软化速率较大时,其力学响应用经典的应变软化模型来模拟计算难以收敛,而可以考虑采用脆塑性模型。使用RMT-150B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在轴向应变率保持为常数的条件下,对贵溪红砂岩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破坏试验,得到了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利用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得到了红砂岩的应力脆性跌落系数与围压的关系表达式,为采用非理想脆塑性模型对红砂岩介质及其中的构筑物进行数值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