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种拒绝服务攻击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的攻击行为以及受攻击方的表现,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危害,常见工具、常见防御手段作了论述,用图表分析了受攻击方的网络流量情况,最后提出了基于流量分析的攻击识别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识别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2.
IPv6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将作为下一代Internet的网络协议,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入侵检测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发展。针对此提出了IPv6环境下入侵检测系统模型(IDSMIPv6)。探讨了流量分析、网络阻断、灾难恢复、IP追踪、快速捕包和高速地址匹配等关键技术,并利用协同技术,实现了各个模块的总体控制。依据此系统模型构建的IPv6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软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优化聚类算法的安全审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针对网络未知入侵类型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优化聚类算法的安全审计模型。由于攻击类型未知,无法设定聚类数目,这是影响聚类算法在日志分析中应用的主要问题。论文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优化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由聚合阶段和优化阶段两部分组成,能自动实现初始聚类集合建立和组合优化,并通过简单的人工干预可准确地标识入侵行为。该算法处理未知入侵检测问题是可行,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大大降低了算法对控制参数的依赖性,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机防御DOS攻击的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防御DOS攻击是网络安全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文章从防止DOS攻击的算法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换和信任度的主机防御DOS攻击算法。该算法通过记录每个连接的状态及信任度,判断进入主机的IP数据包是否为攻击包,从而阻止或通过该IP包。试验测试证明,该算法能在保证正常的网络通讯和计算机操作的同时,抵御多种DOS攻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安全审计域规划模型。该模型首先将真实的网络拓扑抽象为图论中的无向图连通图,并求得其关联矩阵。然后计算图中的割点,以割点为边界将整个无向图连通图划分为若干个块,构造出无向图连通图的块图。对于网络拓扑而言模型得到的割点分布即为网络中关键节点的分布,而块图就是安全审计域的规划分布。通过测试表明,该模型对于安全系统中审计节点及防御节点的合理部署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已有通过系统序列调用分析入侵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调用序列审计算法。该算法首先从系统运行的进程中截获并生成系统调用序列,并通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演化,来达到对未知攻击调用序列审计的目的。算法的规则中使用通配符可以大大减少审计规则的数量,从而提高审计系统的运行效率,最后分析了通配符个数以及信任度对规则数量和准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协同控制架构,并且描述了该协同控制架构、代理与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系统之间的报文交换协议、加密认证策略、控制中心的保护、协同响应等。该框架不仅能从底层提供了智能协同控制的功能,而且有利于采用统一的加密认证策略,使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加强。同时系统的消息定义和协同控制具有可扩充性特点,增强了框架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速网络下如何进行入侵检测分析是当前网络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基于动态负载和系统底层设计,通过嵌入底层内核代码,动态分发检测数据流,进行高速检测。该设计方法能够直接融入现有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或产品中,并且具有动态可扩展性、对入侵检测系统透明等优点。实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高速网中进行有效测试。  相似文献   
9.
高速入侵检测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高速分流设计是高速入侵检测的一个关键技术。基于网桥的高速动态分流设计利用Linux网桥的防火墙架构,按照动态负载均衡的分流算法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数据包重新封装,再路由到各个探测器中,该方法针对入侵检测的分流特点,能够转发所有网络层数据,且成本低、易控制、扩展能力强。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在高速网中具有动态负载均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