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着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的发展,完井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模拟水平井分段完井流入剖面,研究了基于节点网络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预测方法。将完井结构简化为由地层、井壁与完井工具间的环空、完井工具构成的水平井井筒网络,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和动量守恒定理,建立了各类流动桥的压降模型;用桥流动指数来表征流体流动方向,建立了耦合地层、井壁与完井工具间的环空、完井工具三者之间的流体流入剖面预测模型,并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进行了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可预测水平井复杂完井结构的环空、油管中的压力和流量分布,准确反映完井方式和完井工具对井筒流体流入剖面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认为,建立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模型可为完井方式选择、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针对气井防砂效果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根据涩北气田生产实际情况,结合气井生产、防砂特点,提出了气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气井防砂前后生产情况、防砂工艺挡砂效果、防砂工艺有效率及防砂工艺有效期。应用气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对涩北气田3种主导防砂工艺的防砂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涩北气田主导防砂工艺防砂效果较好,3种主导防砂工艺中,纤维复合防砂工艺效果最好,其次为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和端部脱砂压裂防砂工艺。防砂效果评价结果与气田生产实际认识符合,进一步说明了该气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适用于涩北气田。  相似文献   
3.
随着底水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其他需要分层开采油藏的大量开发,水平井分段完井工艺得到广泛应用,考虑油藏渗流耦合进行水平井分段后的产能预测研究很有必要。在分析分段完井渗流机理基础上,针对3种常见的油藏类型,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动量定理推导出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压降模型,运用势的叠加原理和镜像反映原理,求出了三维稳态渗流的势的分布和压力分布,结合分段完井压降计算模型,建立了水平井分段完井的三维稳态渗流耦合产能预测模型。最后根据实例得知,不同油藏类型考虑势的叠加和镜像反映后各生产段压降和流率有很大差异,这说明对于分段完井,考虑油藏渗流耦合才能更好地描述水平井筒压力分布和预测分段后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延缓和控制水平井底水脊进的均衡排液完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底水非均衡脊进已成为制约底水油藏水平井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从分析底水非均衡脊进的原因出发,提出了采用中心油管和带节流喷嘴控水筛管实现均衡排液控制底水的完井思路。根据势叠加、镜像反映原理以及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油藏渗流模型和井筒压降模型,并由此推导出了中心油管和带节流喷嘴控水筛管的耦合计算模型,给出了两均衡控水方法的设计思路与方案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下入中心油管或带节流喷嘴控水筛管可以提高流入剖面的均衡性,能起到延缓和控制底水局部快速突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番禺30-1气田是以水平井开发为主的海上深水气田,生产时地层出砂,必须采用先期防砂完井才能投产。海上深水气田开发的高成本决定了其防砂措施必须可靠,因此需要确定该气田水平井采用的高级优质筛管的防砂层结构和综合挡砂精度。采用实际的地层岩心,通过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确定了高级优质筛管防砂的合理挡砂精度,获得了不同于常规的防砂设计准则。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出砂模拟实验确定的挡砂精度比直接采用防砂准则设计的挡砂精度更加可靠,防砂后产量高,防砂效果好,为此类气田进行精细防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注水井负压解堵的效果,对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注水井的渗流特点,利用注水产生的表皮附加压降来修正最小负压值;以防止储层出砂为原则设计最大负压值;再根据Conocophillips公司的负压值设计方法确定最佳负压值;最后,从防止套管挤毁和保证储层稳定2方面对负压值进行校核.采用新的负压值设计方法对车2井、车89井进行了解堵负压值设计,2口井应用新方法推荐的负压值进行解堵之后,注水压力均明显降低,且短时间内注水压力没有出现大幅度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渗透砂岩油层的垂直注水井中运用新方法计算的负压值解堵后,既清除了近井地带的污染,又保证了孔眼和储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稠油在井底或井筒举升过程中,尤其是深水,由于克服各种井筒磨阻和热量散失,温度下降,原油黏度增加,当高于拐点黏度,流动困难,如何降黏改善稠油流动性以实现深水稠油井自喷采油或达到油井配产要求则是深水稠油开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多种深水稠油井筒降黏方法,以中海油刚果(布)M深水稠油油藏为例,作为中国首次尝试开发的深水稠油区块,为我国深水稠油井筒降黏方法的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海油刚果(布)Haute Mer A 区块为深水出砂稠油油藏,根据常规的挡砂精度设计准则采用砾石充填防砂后出油困难。为了确定合理的挡砂精度,提出了海上稠油防砂不同设计原则下的最大含砂浓度标准,并通过砾石充填出砂模拟实验, 采用“三曲线分析方法”,获得了不同于常规的防砂设计准则。该分析方法同时考虑了砾石充填层的相对渗透率、剩余渗透率及含砂浓度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充填层砾石粒度中值为地层砂粒度中值8~9 倍时充填层渗透性最好;采用该设计准则确定的防砂挡砂精度油井产能提高了3 倍多,解决了该区块防砂后出油困难的问题,为该类稠油出砂油藏挡砂精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鱼骨井完井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建立了鱼骨井产量稳态耦合模型,以裸眼系列完井方式为核心内容,以微元段法为求解手段,定量阐述完井筛管对耦合流动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鱼骨井流压分布剖面和流率分布剖面。经分析认识到,完井筛管管外环形空间储层砂堆积层产生的渗流附加压降影响了油藏渗流,井筒流压和流率分布剖面相对于裸眼完井整体下降,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储层砂粒度中值和筛管挡砂精度,同时也受到渗流干扰作用的局部控制;完井筛管尺寸、管壁质量交换效应以及基管孔眼参数影响了井筒管流,使得全生产井段井筒流压分布剖面相对于裸眼完井更加陡峭。通过与经典产量解析模型对比计算,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平井技术开采底水油藏能够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但同时又出现了底水脊进现象,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水平井下衬管、盲管和管外封隔器(ECP)组合的管柱完井时,对水平井完井进行分段优化来调整水平井的流人剖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跟端附近出现的端部效应,减缓可能出现的底水脊进。在出水的情况下,通过压力检测,发现出水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