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近年来在组织机构建设、为交通运输部服务和行业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些心得与体会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承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西北黄土代表性区域兰州、介休、阎良等地湿陷性黄土原状地基和强夯冲击碾压处理后地基进行的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对载荷试验、旁压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等试验在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评价时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强夯和冲击碾压处理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评价时,旁压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浅层的载荷试验,并作为地基处理后承载力评价的主要测试方法;240 t.m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为4 m,有效影响深度为5~6 m;冲击碾压的有效加固深度为0.5~1.0 m,有效影响深度为1~2 m.  相似文献   
3.
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内切圆屈服准则,通过增量加载的有限元方法,全程模拟了地基由初始的线弹性状态逐渐过渡到塑性流动的极限破坏状态的过程。通过对几种主要因素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对照国内外模型试验成果,可知基础刚度和基底粗糙程度对无重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刚度和基底粗糙程度对临塑荷载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土力学参数对地基破坏机理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马少坤  于劲  刘怡林 《地下空间》2008,4(1):143-147
为了研究公路填土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基础下无重土地基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把填土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分别简化为柔性基础和粗糙底面的刚性基础,采用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内切圆屈服准则,通过增量加载的有限元方法,全程模拟了地基由初始的线弹性状态逐渐过渡到塑性流动的极限破坏状态的过程。通过对这二种类型基础下地基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对照国内外模型试验成果,得出如下结论:桥涵构造物下地基较早进入临塑状态;填土路基地基承载力相对桥涵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略有提高;桥涵构筑物基础下地基主动土压力滑动面明显要比填土路基下地基陡和深。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路路基基底的柔性和荷载分布为梯形的主要特征,采用了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内切圆屈服准则,通过增量加载的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着重研究了公路路基地基的承载特性和破坏模式,并与刚性条形基础地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基底平均应力作用下,公路路基基底中心点相对沉降s/B比刚性条形基础大;公路路基地基的破坏模式主要与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有关;明确了公路路基地基塑性变形多从地基中部向坡脚和外侧延伸;提出了公路路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和修正系数k的值域范围。  相似文献   
6.
红黏土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比研究柔性和刚性浅基础黏土地基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红黏土。得到如下结论:柔性基础地基相对于刚性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沉降也相应增加;柔性基础地基有更好的位移协调性,其裂缝开展较晚并远离基础角点,分布更密、更均匀;刚性基础地基的滑动面要比柔性基础更大、更深;基础外侧地基土竖向位移由持续沉降转向隆起时的承载力可作为局部剪切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软弱夹层、降雨等因素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软弱夹层会使得边坡的破坏形式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其稳定性;而降雨不但会使得边坡的稳定性变差,甚至有可能使边坡内形成更加软弱的夹层。但是目前尚未有一个简单合理的方法来分析这种类型边坡的稳定性。基于转动–平动组合破坏机构,提出了一种用于含软弱夹层边坡降雨入渗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法。采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分析计算得到的浸润线位置结合降雨后的土体强度及组合破坏机构分析含软弱夹层边坡降雨入渗的稳定性,通过与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组合破坏机构能够很好的用于含软弱夹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并为实际工程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强夯法处理前、后的路基试验场地进行现场原位测试试验(载荷试验及触探试验),并在探井中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对黄土地区路基处理的质量检测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公路填土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基础下无重土地基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把填土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分别简化为柔性基础和粗糙底面的刚性基础,采用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内切圆屈服准则,通过增量加载的有限元方法,全程模拟了地基由初始的线弹性状态逐渐过渡到塑性流动的极限破坏状态的过程.通过对这二种类型基础下地基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对照国内外模型试验成果,得出如下结论:桥涵构造物下地基较早进入临塑状态;填土路基地基承载力相对桥涵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略有提高;桥涵构筑物基础下地基主动土压力滑动面明显要比填土路基下地基陡和深.  相似文献   
10.
工程建设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世界的通用语言,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增进沟通互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一带一路"建设与工程建设标准化间相互关系入手,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对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时存在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适应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