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活性炭吸附法分离铼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分离铼和钼 ,实验表明调整吸附液的pH值能使铼钼有效分离 ,当pH >8.2时 ,分离系数SRe Mo   >3 0 42 ,铼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模拟过程及广泛使用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综述了该方法在研究金属熔体结构方面的最新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醋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膨胀石墨对醋酸丁酯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条件是正丁醇与醋酸的摩尔比为1:1.15,催化剂用量为醇和酸总质量的5.59%,反应时间55min,醋酸丁酯收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脉冲电场作用下SiCp/2014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对处于熔点以上的铝液及SiCp颗粒施加一定时间的电脉冲,观察其凝固组织,发现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基体合金晶粒细小,致密度正常,强度,耐磨性较高,该 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频率和电压的电脉冲处理对1Cr18Ni9Ti钢固体氮碳共渗时渗层厚度和渗层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保温1 h的氮碳共渗工艺条件下,脉冲频率为9 Hz、脉冲电压为8 k V时的氮碳共渗效果最佳,渗层表面整齐清晰,没有脱氮现象且化合物层厚度大于传统的未经电脉冲处理氮碳共渗时的厚度。氮碳共渗时施加电脉冲处理可有效提高渗层厚度,达到了缩短工艺时间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在海洋开发和未来水下战争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电能源技术的发展决定着AUV的整体性能。对AUV动力电池的应用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铅酸电池、锌银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溶解氧海水电池等;介绍了未来AUV的发展趋势及对动力电池的要求。分析了现有电能源技术与未来AUV动力电池要求之间的较大差距。认为高能量密度、长续航能力、安全可靠、能大潜深运行的电能源是未来AUV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和容量衰减机理。采用恒流-恒压制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进行分析,将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正负极与锂片分别组成半电池测试其容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空气渗透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循环次数后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隔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池在前200次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率为15.6%;而正极和负极容量分别损失6.6%和4.3%。电池容量衰减主要来自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的损失,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可能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电解液与正负极活性材料反应不断消耗活性锂离子造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状结构规整度下降,离子混排度提高,负极活性材料上沉积钝化膜,石墨化程度降低,隔膜孔隙率下降,导致电池电荷传递阻抗增大,脱嵌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容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动力用锂离子电池热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CFD-ACE 软件,通过建立模型求解的仿真手段,对15Ah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在0.5C充放电条件下进行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极和电解液固然是决定电池热效应的根本要素,但引流极耳、极柱和壳体的优化设计将显著改善电池的热分布,并可以使最高温度不发生在电极部分,这在动力电池高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丁飞  张晶  杨凯  王磊  易炜  刘兴江 《电源技术》2008,32(2):91-94
通过测试不同温度、浓度的KOH电解液对金属锂腐蚀反应的影响,研究了金属锂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腐蚀行为,拟合出金属锂腐蚀速度随KOH电解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了金属锂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腐蚀反应动力学参数,获得了该体系腐蚀过程的重要动力学数据,包括金属锂腐蚀反应的活化能Ea、腐蚀反应速度常数kcorr、腐蚀反应动力学方程指前因子,以及溶液中H2O的活度与KOH浓度之间的关系等。分析了金属锂腐蚀反应的控制步骤及其主要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H2O在金属锂表面的阴极还原是整个腐蚀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