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直流电法改变油水两相相对渗流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毛细管双电层理论和孔隙介质电渗流理论,建立了直流电场作用下油水两相流动模型;用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两种方法,在高孔渗和低孔渗两种情况下讨论了直流电场对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直流电场处理油层,能较好地改善油水两相相对渗流关系,使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直流电场电位梯度越大,作用效果越好。稳态方法时, 残余油饱和度时的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随电位梯度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以储层岩石串联毛管模型为基础,本文建立了-种考虑储层润湿性的毛管模型,并对含油储层岩石的激发极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储层润湿性对储层岩石的激发极化特性有重要影响。在相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水湿岩石的极化率大于油湿岩石的极化率;储层岩石越水湿,其激发极化效应越强。溶液浓度、孔隙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等储层物性参数的变化也会对激发极化效应产生影响;储层岩石的极化率随溶液浓度、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岩石亲油时,储层岩石的极化率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越来越小;当岩石亲水时,随着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储层岩石的极化率先急剧增大,后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根据毛管电动--水动力学理论推导了流动电位的计算公式,证明在储层岩石中对于1-1价电解质溶液玄姆霍兹公式是适用的。同时,研究了饱和水溶液及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电位耦合系数△U/△P与储层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耦合系数的绝对值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2)阳离子交换量QV越大,流动电位耦合系数的绝对值也越大;(3)耦合系数随PH值增大而减小;94)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电位耦合系数的绝对值随含水饱和度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采用按比例物理模拟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单井电热油藏采油过程中油藏温度分布规律,详细介绍了物理模型的制作工艺和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实验结果表明:①电热油藏能够在油藏中建立起稳定的温度分布,有效地提高油藏温度;②电热油藏以加热近井地带为主,油藏温度沿井简径向距离近似地成指数规律衰减;③边加热边采油时输入电能利用率与油藏温度升高和产油速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匹配关系;④加热油藏的电功率有一个最佳的取值范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kW.  相似文献   
5.
高声强流体动力式声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声波振动采油技术中具有应用效果的高声强流体动力式声源主要有Hartmann (哈特曼 )声波发生器、Pohlman (帕尔曼 )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旋笛。Hartmann声波发生器在油井和注水井的解堵增注方面的应用研究 ,Pohlman声波发生器在原油防蜡降粘方面的应用研究 ,超声旋笛在防垢降粘方面的应用研究均取了较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今后对高声强流体动力式声源的声波产生机理和特征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含水岩土体系电化学传质动力学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固液界面扩散双电层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毛管电化学传质动力学理论 ,导出了含水岩土体系电化学传质动力学理论模型 ,建立了反映渗流场、电流场和离子流场三种场之间耦合关系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油水饱和储层电震耦合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关系推导出电震波场的波动方程及电震快纵波P1波、电震慢纵波P2波和电震慢纵波P3波3个传播常数。依据双电极法测量岩石复电阻率的数学模型,对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进行定量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现象是在电震快纵波P1波、电震慢纵波P2波和电震慢纵波P3波的共同作用下,由岩石中的电渗流机制形成的。油水饱和岩石的复电阻率和慢纵波P2波界面极化频率均随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慢纵波P3波界面极化频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快纵波P1波界面极化频率受储层岩石这3个参数的影响较小。气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与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略有不同,但二者的复电阻率随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8.
电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热油藏采油是一项开采稠油的新技术。根据电热油藏采油的机理,建立了电热油藏采油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导出了电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数群;结合电热油藏采油的工程判断,给出了一套适用于电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研究的主要相似准则。应用这一套相似准则,建立了电热油藏采油的低压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系统,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加热电功率和油层电导率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采收率随加热电功率的增加而提高,但电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电功率增加到50kW以上时,采收率提高幅度很小;油层电导率低,输入电能有效利用率高,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理解目前在储层润湿性对电阻率影响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结果,根据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微观机理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首先提出了水湿储层中润湿水膜存在连续状和分散状这两种形式;接着利用逾渗理论研究了在具有不同连通性和均质性的储层中,润湿性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最后从阿尔奇公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特征。根据阿尔奇公式的分析结果同逾渗理论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饱和度范围内,水湿储层的电阻率均比油湿储层低;在低含水饱和度下,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差异可归因于储层连通性和均质性的不同。连通性好、非均质性不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曲线呈现凸型;连通性差、非均质性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曲线呈现凹型。在确定饱和度指数时,除考虑储层的润湿特性以外,还需要考虑储层孔隙的连通状况和均质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喷注式水力振动顺解除油层伤害是一种物理法采油新技术,研究了该振动器的频率,功率等工作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谐振腔腔深可调节谐振频率的大小,喷距决定着振动效率的高低,对功率的估算表明该振动器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振动功率,可有效地解除油层伤害,现场试验10口井,解堵有效率100%,达到了增产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