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法的基本特征如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等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归纳出来的.并未真正触及语法的本质属性,即语法实质:语法是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的表达习惯。语法依存性作为语法的一个本质特点也长期为人们所忽略,它指的是语法在人类大脑里的内化,对语言现实的不可剥离性。而正因为对语法实质及语法依存性的认知不足,使得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重心产生偏误,违背了最初的学习目的。母语习得过程中的非语法程序安排对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实践应该有更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γ-谷氨酰胺转胺酶EC2.3.2.13,TG)能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酰基转移反应,通过形成交联键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其酶活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荧光法、偶联法、放射标记法目前只用于动物TG酶的活性测定;MTG(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作为胞外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MTG主要是用离子交换、凝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超滤等方法;MTG可用于肉食品、大豆蛋白和小麦制品等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与DNA的结合机理,设计了含有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DNA的必需的35个氨基酸的折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Escherichia coli BL21表达.以ZG1(+)、ZG1(-)、ZG2(+)、ZG2(-)、ZG3(+)、ZG3(-)寡聚核苷酸片段在PCR自动热循环系统连接得到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pET3b质粒中,酶切后用2%琼脂糖电泳检测证明克隆成功,将这种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DH5α,发现pET3b重组体在E.coli DH5α中表达成功,从转化子中分离得到重组质粒pET3b,序列分析证明插入序列为合成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pET3b在E.coli BL21于5 mL含有50 μg*mL-1氨苄青霉素和34 μg*mL-1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以IPTG为诱导剂,37℃下表达,10%SDS-PAGE检测到外源基因蛋白质分子量为4000 Da左右;重组体在10 L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时能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离得到的吸水链霉菌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预测其三维结构,确定其酶活中心,并构建定点突变体。用PCR扩增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通过SWISS-MODEL在线预测三维结构,找到酶活中心,确定突变位点,将361位的组氨酸(CAC)突变成赖氨酸(AAA),将突变后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2b(+)上得到重组质粒pET-22b(+)-MTG,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通过对比已有的三维结构模型,找到了酶活中心,并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成功构建了突变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培养得到蝉花虫草子实体,初步探究其培养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虫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蝉蛹粉比例为25%、料液比为2.4时,蝉花虫草子实体干重最高,子实体中粗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含量分别为110.0 mg·g~(-1)、38.62 mg·g~(-1)、0.323 2 mg·g~(-1),均高于神农架野生蝉花虫草子实体的;与大别山野生蝉花虫草子实体相比,除粗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外,其它2种活性物质含量均较高,但都低于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重叠延伸PCR法定点突变微生物产谷氨酰胺转氨酶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重叠延伸PCR法,定点突变微生物产谷氨酰胺转氨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基因。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Streptomyces sp.H197基因中MTG序列及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的原理,利用DNA-MAN5.0软件设计引物,以提取的Streptomyces sp.H19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MTG基因,以扩增的MTG基因片段为模板,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一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胶回收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9-T连接后,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提取质粒,经PCR及单、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重叠延伸PCR产物可见含有酶切位点和突变位点的特异性片段;重组质粒pMD19-T-MTG经PCR及单、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测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序列比对,仅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即第773位腺嘌呤突变为胞嘧啶,突变位点与预期一致,实现了目标位点的定点突变。结论重叠延伸PCR法对MTG基因序列预定位点突变成功,证明阳性克隆子含突变位点,为下阶段突变型功能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