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基于ASP(ActiveServerPage)技术,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Server2005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其动态性特征。经实践检验,该设计更好地实现了师生的互通和交流,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测量装备无线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量装备无线电遥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中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该系统利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采用最新成品数传电台及无线数据链路通信技术,解决了对设备的远程控制问题。基于ARM处理器的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对设备的监测与控制,提高了装备测量能力,该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装备远程控制的研制和改造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秦山第三核电厂1号机组3号主泵的振动问题,通过在核电厂反应堆停堆期间,测量主泵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模态参数,在反应堆启动升功率和满功率运行期间,测量主泵系统运行时的热位移、振动和相位变化过程,结合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主泵运行历史数据分析、反应堆机组各种运行工况及运行参数变化对主泵振动的敏感度分析,确定了控制主泵振动的技术。首次将主泵振动水平控制在可长期稳定运行的优良水平,确保了核电厂反应堆长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阀门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完整性和可操纵性,本文探讨了具有正常开启和关闭功能及安全快速关闭功能的主蒸汽隔离阀地震静载试验的技术要点,幵以一个实际样机试验为例,描述了主蒸汽隔离阀样机地震静载试验的试验方法及其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其结构完整性和可操纵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晓燕  丛滨 《无线互联科技》2013,(10):221-221,225
本论文以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绪论》这门课程为例,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内容、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五个方面,分析成绩评价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类型。期望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能以此为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6.
核反应堆运行时,二次支承组件将长期承受巨大的横向流体冲击力,为确保其可靠性,开展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反应堆二次支承组件在空气中的振动特性现场测量,获得二次支承组件的振动频率、振型和阻尼比,为安全评审提供了依据,并为后续的流致振动分析提供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7.
螺旋式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溶液堆堆芯内呈纵向螺旋状盘绕的传热管束进行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包括结构在空气中和静水中振动特性的计算和试验以及稳态和瞬态运行工况下的流致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热管束入、出口之间的压力差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上部固定连接端是相对薄弱的部位.在稳态运行时不会发生动力失稳,振动位移不会造成管束各管段之间发生接触碰撞,疲劳分析表明满足规范要求.瞬态响应最大振动位移和应变均比稳态运行时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丛滨 《硅谷》2010,(5):122-122
对于海浪运动性质的研究是海洋船舶设计、海军武器装备仿真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但海浪的流动具有随机性,海浪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大难度。利用波能理论,将海浪视为由多条波幅、波长完全不同的简谐波组成,进行海浪建模。这样可以较好的,模拟海浪随机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粗糙海面的非线性和自相似性特点,在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二维分形模型,描述了表面谱与空间波数之间的正幂率和负幂率关系,针对P-M海谱给出了分形参数的定量描述,实现了对粗糙海面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生成不同风速下的海面模型,反映了小尺度波浪的细微结构和大尺度波浪的浪涌特性,不同尺度的组成波之间具有较好的自相似性,可以较好地模拟粗糙海面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三轴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花岗岩破坏全过程的宏细观力学特性,采用颗粒流PFC3D方法确定了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应力门槛值(σ_(ci)起裂应力、σ_(cd)裂隙损伤应力和σ_f峰值强度),分析了宏观参数随塑性剪切应变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微裂纹数目及微裂纹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微裂纹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宏观上,不同围压下相应的σ_(ci)/σ_f分别为49.59%、49.7%、36.3%,σ_(cd)/σ_f分别为91.74%、95%、96.2%;应力门槛值和弹性模量随塑性剪切应变的增加先快速减小后趋于稳定,泊松比随塑性剪切应变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细观上,微裂纹数目最大增量发生在应变软化阶段;试样内部微裂纹的发展是通过其自身扩展实现的,且微裂纹的扩展同时受试样结构和试样内主应力方向的影响;不同围压下试样均在残余变形阶段发生剪切破坏。研究结果很好地揭示了试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破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