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互通立交选型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也关系到远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它是一个多指标综合决策的结果。三津立交桥为南宁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本文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限制要素,阐述了该立交设计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三种立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立交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例,可以为城市立交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现役海洋平台结构基础上,设计2种不同立柱式结构的半潜海洋平台.首先,根据2种不同立柱结构平台设计的主要参数,建立平台的三维模型;其次,建立2种平台的水动力模型,在相同的环境载荷下,运用AQWA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2种平台频域下的水动力运动响应等数据,对比研究水动力的关键因素对不同立柱结构平台的影响;最后,在Ansys/Workbench中对2种平台的运动响应(RAO)进行后处理分析,得到结果与函数曲线吻合,从而为平台试验模型的搭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分析高寒隧道的温度场分布规律,依托西藏高寒高海拔珠角拉山特长公路隧道,采用数值模拟与数理统计的方法,重点探讨了隧道通风时间、围岩初始温度和隧道埋深3个变量下的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引入调热圈概念,得到珠角拉山特长公路隧道调热圈深度与隧道通风时间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的调热圈是一样的;围岩径向深度越大,其温度变化对围岩初始温度变化越敏感;围岩初始温度越高,监测点的温度变化速率峰值越低,且整体温度变化速率也较小;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调热圈深度与隧道埋深、围岩初始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悬浮导向传感器故障检测和维修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对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板和线圈柔性电路板进行了分析,利用信号发生设备产生输入信号至被测电路板,由信号采集设备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上位机系统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结合查故障字典来判断故障区域,从而实现悬浮导向传感器离线故障的定位。该方法能够对传感器板卡进行快速定位,提高了维修效率。研究结果对高速磁浮列车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运营通风作用下高海拔隧道的保温隔热层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考虑气-固耦合换热的隧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通风工况下的气流流动特征,分析了保温隔热层的合理敷设长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通风工况下,隧道内气流流动特征不同;平导压入通风时,在横通道和主洞相接处出现漩涡;自然通风下,二衬表面温度在洞口段骤然升高,而后趋稳;建议主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565 m,导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680 m。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业蓬勃发展,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产量也逐年攀升,20~40万台年产能的大批量生产线层出不穷,生产节拍越来越短,相应地对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公路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成本核算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千秋大桥主跨静载试验为例,介绍利用桥梁专用软件建立全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理论值,同时在试验现场取得了详细的测试数据,通过对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千秋大桥建成于1993年,是射阳县重要的交通要道,其主跨采用60m系杆拱桥结构。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射阳县交通局决定将其从旧规范的公路二级标准提升至新规范的公路一级标准。介绍了千秋大桥主跨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选用、测点布置、加载方法等。利用桥梁专用软件建立全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理论值,同时在试验现场取得了详细的测试数据。通过对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产生制动尖叫的钳盘式制动器各主要零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集成构建了制动器总成的接触摩擦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制动器振动系统的复特征值分布和模态,分析了可能产生制动尖叫的不稳定模态,并与制动噪声台架试验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制动器发生制动尖叫的倾向;分析了各零件的振动模态对产生制动尖叫不稳定模态的贡献大小,揭示出有尖叫倾向的不稳定模态是由子结构未耦合时的多阶振动模态叠加而成;分析讨论了摩擦因数、摩擦片结构及其背板阻尼对制动尖叫的影响,为控制制动尖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