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根据饱和非饱和流固两相耦合的理论和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技术,研究考虑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边坡,水头差形成渗透力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差分强度折减分析法。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镇胜公路K90段典型路基边坡滑坡工程,进行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岩土体施加渗透力造成路基边坡失稳下滑的分析,研究了流经路基纵断面不同水头差工况下的路基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入渗施加渗透力作用,路基边坡稳性明显下降,得出不同水头差Δh时的稳定系数和抗滑桩结构体上相应的弯矩,具有简单线性关系;研究了抗滑桩、路基采用土工格栅等加固措施后的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些加固措施对边坡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极不利水头差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情况,得出此种情况下,边坡仍有富裕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工程地质反分析角度出发,对都新公路K231滑坡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路堑边坡施工过程,将滑坡的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认为存在不利结构面看似稳定的路堑顺层边坡的开挖过程,可能会使不利结构面、坡体岩体强度不断恶化,边坡稳定性不断降低最终形成滑坡,要预防这类路堑边坡转变为滑坡,必须坚持边开挖、边监测、边防护的原则,跟踪不利结构面强度的恶化过程和程度,进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4.
若已建桥梁下伏岩溶发育且顶板基岩厚度不满足安全要求必须进行处理。针对贵阳市某已建桥梁桥墩及拱座下伏溶洞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堵、截、投石与灌浆的方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路基病害快速探测系统是在多通道地质雷达技术的基础上,集数据快速采集、并行处理、病害自动识别和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探测系统,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可实现定期对道路进行"体检",做到对病害的动态探测和跟踪,提前发现路基病害,变"被动抢险"为"主动防御"。快速采集系统是集多通道地质雷达、视频图像、GPS定位、测距轮定位等为一体的道路病害雷达探测车,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快速的安装、拆卸和采集。并行处理系统利用基于高性能云平台的分布式数据并行处理机制,构建基于Hadoop的大型分布式数据集的数据挖掘云平台,可实现海量数据的批量化、流程化的快速处理。病害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核匹配追踪识别算法对路基病害的一般规律进行快速识别。病害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B/S架构模式,高度面向客户、体验感强,实现探测成果的互联共享。  相似文献   
6.
某公路下伏煤系地层路堑边坡,在施工过程中悬臂抗滑桩发生倾斜变形,桩顶最大位移为760 mm,桩身倾斜角约4°,远超出桩身计算允许变形量66 mm。综合桩身质量检测、变形趋势分析,悬臂抗滑桩为偏位破坏。采用补充锚索、增设h型桩、回填反压组合方式治理成功,并运用FLAC3D模拟对组合方式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补充锚索位于偏位抗滑桩悬臂端中部的锚固效果最好;组合h型桩结构宜放置在偏位桩的悬臂端中部,不宜放置在悬臂端以下;路基回填反压高度在4~5 m的范围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某公路边坡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查清边坡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应用FLAC3D软件构建计算模型开展多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具有不利影响,当边坡按原设计开挖支护时原设计方案合理,线路调整后,第一级边坡马道宽度由原来的2m变为8m,边坡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分析得出可取消原方案第二级坡面设计的框架锚索,从而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经坡面地表位移监测可知,优化设计后的边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响应对公路路基病害探测发展趋势的要求,研究并开发了"公路路基病害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三层B/S架构模式,可实现地质雷达数据及病害的数据库管理、地图可视化、成果统计分析等,通过分析公路的定期"体检"记录,提前发现并"动态跟踪"公路路基病害。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填方路基建设有其特点和难点,修筑在斜坡湿软地基上的填方路基容易发生失稳和滑移。以晴兴高速公路某填方路基为例,分析斜坡湿软地基上填方路基滑坡的滑动机理,提出采用科学分区、综合处治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及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路基病害及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繁发生,很多公路未达到设计年限就已出现一系列病害,反复大修,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本文系统总结了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公路路基病害分类及道路路基病害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在分析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在路基概念、路基病害分类及路基病害检测方面进行规范化。为了适应地质雷达快速检测的需求,需对检测设备进行改进,可采用不同频率的阵列雷达天线进行探测。且需要寻求新的快速便捷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求降低人工数据处理对经验的依赖和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病害快速探测过程中应该着重探测对行车安全有影响的病害如空洞、脱空和富水等,而不应该总是要求探测的深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