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交通运输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 《北京公路》2002,(2):11-13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纯灰路基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及试验检测等情况,对粉煤灰纯灰路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机关大院,尽管公务员的收入并不算高,但全处二十多人,却多数都有摩托车。这人分三六九,车也分个上中下,大家看了不由会让你会心一笑。处长五十多岁,工农兵大学毕业。离家不算远,却奥迪轿车迎接送往。司机小王曾苦笑说,油门还没踩到底,处长就该下车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故障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利用物元和阴性选择算法进行轴承故障检测的方法. 首先利用多维物元构建阴性选择算法的检测器模型,以检测器与训练样本之间的综合关联度作为匹配规则,并在综合关联度约束范围内引入控制参数,实现检测器对非己空间的更大覆盖;其次,根据匹配规则和控制参数构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生成候选检测器,分析控制参数对检测器生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的影响;此外,为降低候选检测器集合的冗余度,基于关联度提出了检测器特征参数区间的合并规则,将成熟检测器个数降低至18个;最后,通过信号模拟方法生成轴箱轴承的各类故障信号,建立100组测试样本,并利用18个成熟检测器进行故障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检测器对不同类轴承故障均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正常样本的检测器激活率为1.11%,故障样本的检测器激活率不低于96.67%.   相似文献   
4.
白杨  逯艳华 《北方交通》2012,(11):12-14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大量的室内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为基础,对旧料掺配率和拌和工艺两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拌和工艺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抗水损害性能影响显著,而旧料掺配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影响显著。旧料掺配率为30%以及采用旧料和再生剂在热熔状态下先行拌和,之后加入新补充的石料,再加入新补充沥青和矿粉,该种拌和工艺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理想。  相似文献   
5.
宋翼 《水运工程》2017,(12):192-197
针对吹填土对筒型基础结构工作性能影响的问题,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筒型基础结构与吹填土相互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模型,模拟在波浪荷载和不同厚度吹填土作用下筒型基础结构各点土压力的变化趋势,揭示筒壁所承受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厚度吹填土的影响。该结果为防波堤的筒型基础结构稳定性验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交站点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其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吸引力。文章以武汉市南湖片区为例,应用GIS网络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域公交站点的布局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针对现状问题使用位置分配模型对区域公交站点布局进行优化研究。研究针对不同情景提供了三种优化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第三种方案更具优势。本文关于站点布局的优化过程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技术方法,优化结果可以作为研究区域未来站点布局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是实现铁路运输调度对列车运行实行透明指挥、实时调整、集中控制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是全路运输生产的总枢纽,因此保证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从系统结构上对网络安全性进行分析,从终端、通道、站机的角度提出措施,保证TDCS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实体单元模型;采用该有限元模型对单片空心板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结合丹东铁长线试验路铺筑,介绍了高粘度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对原材料的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在季节性冻土区,冻融作用下土体的水分迁移及其伴生现象会诱发黄土路基发生病害,探明冻融作用下水分迁移对压实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对于黄土地区路基工程冻融病害防治非常必要。采用大尺寸设备对洛川黄土开展单向冻结-双向融化作用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对土体温度场、水分场均加以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直剪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温度场在每级负温作用下50 h达到稳定,单向冻结完成后冻结深度为46 cm;含水量在冻结区增加,在未冻结区减小,土体融化后水分回迁但回迁量小于冻结时的迁移量;土体剪切强度与含水量分布沿土体轴向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冻融后土体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临界冻结锋面处强度劣化效应最明显;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土体孔隙面积和分形维数均表现为增加,其中微、小孔隙减少,中、大孔隙增加,冻融循环7次后土体微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土体强度与孔隙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土体在冻-融过程中,冻结区水分的显著增加是造成土体强度衰减、孔隙增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