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基层施工压实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试验段采用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作为柔性基层的实例,采用核子密度仪进行施工压实度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胶轮压路机对LSAM压实度的提高作用不明显;LSAM-30一次性铺筑13.5cm仍能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压实性能;核子密度仪测得LSAM压实度有较高水平且有减小趋势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另外,对LSAM压实度"超百"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于LSAM基于旋转压实仪的标准密度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为对象,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填方加载、挖方卸载对既有引水隧洞的不利影响,获取了隧洞的力学特征,对比分析了填方加载后隧洞的三种加固方案,即内衬钢板、灌浆固结、灌注桩+系梁。结果表明:内衬钢板方案加固效果好,经济合理灌浆固结对软岩加固效果不佳;灌注桩+系梁框架结构将承担部分上部荷载,加固后隧洞应力值减小约50%。深挖卸载将导致隧洞底板最大拉应力由点至面分布,但应力最大值与开挖前几乎一致。最后,计算了深挖路堑爆破药量及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3.
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K36+280~K36+388工点为背景,对抗震拉杆挡墙进行设计计算,给出了5~9m墙高的拉杆挡墙设计尺寸,并提出其施工工艺。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拉杆挡墙在地震、汽车撞击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拉杆挡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对该工点3种挡墙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拉杆挡墙较衡重式、仰斜式挡墙分别节省36%和29%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
杨天宇  李升甫  徐选清  姚周祥 《公路》2022,67(3):260-265
以公路勘察设计外业调查数字化作业为切入点,以实现智能化作业为目标,利用Android Studio作为集成开发环境,应用Android原生开发技术,基于OSMDroid地图引擎,选用OSMDroid+Spatialite+SQLite等开源组件进行移动端(移动手簿、平板电脑、手机等)APP开发,实现路线、路基、桥涵、隧道、地质、经济调查等公路工程各专业外业调查数据现场录入、编辑、储存等,减少外业资料内业整理时间,实现调查资料规范管理、实时查询、批量输出等,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各专业外业资料标准化生产、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山区高速公路面临长大下坡与冰冻积雪双重危险因素,极大地影响其运营安全。以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合理降低越岭隧道标高、在连续长大下坡段插入缓坡或反坡、设置服务区或停车区、加宽硬路肩形成大货车车道等设计方法,实现连续长大下坡分段非连续化,为大货车刹车毂降温主动提供条件。从被动措施方面介绍了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提出了长大下坡路段和冰冻积雪路段安全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出发点,以VB,C 为编程语言,构建了生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信息数据库,给出了评价模型算法及具体程序代码,使得生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定量化,更加高效率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南轲  王毅  贾洋  李升甫 《西部交通科技》2023,(10):29-31+129
积雪信息对公路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确定积雪区域、评估积雪对线路的影响、研判冰雪灾害、确定工作区雪线,对公路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大多数积雪提取的方法在公路设计建设领域中的需求导向和评估分析不足。鉴于此,文章从积雪提取精度、鲁棒性、人工干预程度和时间成本等四个方面对多种主流积雪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监督分类方法综合评估最优,最适用于公路工程领域的积雪提取。  相似文献   
8.
挡土墙作为一种支挡结构,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复杂的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映秀至汶川和巴中至达州等高速公路项目,对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挡土墙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以及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为依据,建立了完善的生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按照有关规则定量化,然后将定量指标转化为百分制分数来量度,最终建立评价模型对生态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定量的评估。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生态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形成了一套对道路全线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方法理论,其具体过程采用实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路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