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介绍了国Ⅵ排放法规对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要求,阐述了稀燃发动机降低污染物的基本原理,重点概述了TWC+PSCR作为稀燃后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空燃比(λ)、贵金属负载量、催化剂温度等对TWC+PSCR效率的影响,最后展望了TWC+PSCR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排气歧管隔热罩在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中开裂的问题,对隔热罩进行了FEA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和动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其一阶模态低于发动机最高点火频率,最大振动响应力超过设计要求,位置与实际开裂位置相吻合,开裂根本原因为共振导致应力过大。根据分析结果对隔热罩进行优化改进,新方案隔热罩模态得到提高,振动响应力下降,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了台架耐久试验考核,验证了优化改进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被动式氨SCR系统是一种应用在稀燃发动机,可减少NOx排放,生产SCR用氨的后处理方法,该系统使用NO与H2作为原料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用于后续SCR脱硝.通过试验研究,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SHS)法合成了Pd0.01CuxCe(1-x)/2Zr(1-x)/2Oy(x=0,0.1,0.2,0.4)催化剂.用XRD、BET、Raman、H2-TPR、XPS、原位表征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建立了Pd0.01CuxCe(1-x)/2Zr(1-x)/2Oy(x=0,0.1,0.2,0.4)催化剂的反应性与物种组成、酸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适量的铜掺杂可以形成更多的酸性位点,调节表面元素的价态分布,有助于产生更高的催化效率.其中,Pd0.01Cu0.1Ce0.45Zr0.45Ox的氨转化率最高,反应温度窗口较宽(225~375℃),NO向NH3转化率大于90%.这是由于高度分散的CuO增强了CuO与Ce0.5Zr0.5O2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全负荷呼吸管结冰问题,设计了双层管路引入热水加热呼吸管的方案,进行了样件制作及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内层管路直径及长度尺寸较大时,其换热面积充足,则曲压正常,且能解决呼吸管结冰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整车怠速抖动问题,通过振动测试和频谱分析确定抖动抱怨频率,采用刚体模态试验方法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测试,进一步分析怠速抖动产生的原因;基于转速控制方法研究不同怠速转速下的车内振动情况,给出怠速转速调整的推荐方案并进行实车验证。该研究对解决整车怠速抖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增压器泄压阀噪声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声学测试,以确定噪声的频率和声压级等特性。对进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了优化后系统的声压级差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然后,制作了进气系统样件,将样件装到车辆上进行测量,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发动机开发中对排气系统背压的边界需求为背景,在对排气系统背压机理以及工程应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已知稳态条件下对排气系统未知输入条件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采用稳态热流试验台架对3款发动机排气系统进行背压测试,得到实际测试数据。随机选取输入条件,并使用背压预测计算公式进行了恒温变流量及变温变流量背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工程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准确性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机械导纳的计算方法来辅助设计、计算、验证排气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在排气隔振系统的概念设计阶段,引入挂钩与隔振器(橡胶吊耳)刚度比的经验值来指导设计。在性能评估阶段建立传递率的快速计算方法来评判排气隔振系统机械导纳,并且在实例中通过Nastran软件对导纳值的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加热金属载体催化剂(EHC),研究了加热电压、加热时间以及贵金属涂敷量对汽油发动机冷起动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HC载体热容小,升温快,THC、CO和NOx的转化效率比陶瓷载体高;加热电压越大,EHC加热功率越大,直接影响THC、CO和NOx的转化效率;EHC加热一定时长后,继续增加加热时间,不一定能达到减排效果;通过EHC的应用,能够减少三元催化器50%的贵金属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