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16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一票制公共交通IC卡刷卡系统存在的滞后时间问题,提出基于特征子序列修正的时差匹配推算方法。依托GPS车辆到站信息序列和刷卡聚类序列,分析首末站和中途站站间运行时间分布的差异化特征,分别从两序列中提取大时间差和连续小时间差等特征子序列;利用两种子序列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分别进行初步搜索和二次修正,兼顾匹配过程的效率和精度。将推算流程应用于山西省大同市公共汽车系统,结果显示,抽样车辆的刷卡匹配率均达到99%以上,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汽车线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收费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假设使用小汽车到达拥挤收费区域边界的出行者可通过2种方式到达拥挤收费中心区:小汽车直达及停车换乘公共交通(P&R)。对于出行者甲(对小汽车出行需求偏刚性)、乙(对小汽车出行需求偏弹性),采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建立效益矩阵,分析在不同政府定价条件下两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政府交通拥堵收费对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定价区间会使得出行方式向不同的稳定状态演变。分析各种定价区间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级公路最小接入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秀成  卢光明  冉江宇  马莉 《公路》2007,(12):12-16
一级公路接入口设置间距不合理,是导致一级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和运行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应用接入管理策略中的多种方法确定一级公路最小接入间距值,并对这些值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一组推荐值。最后,对接入口按推荐值设置的一级公路运行状况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以苏州市为例,结合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并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方法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现状OD出行矩阵是分析城市居民现状出行特征的基础,也是未来出行分布模型标定的基础.本文借鉴出行链的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出行链的主要个体影响因素对不同属性的抽样数据分别进行扩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扩样方法的弊端,也提高了扩样过程的可理解性.同时,为保证该扩样方法具有可实施性,文中提出了构建城市街道的GIs平台、改进抽样方法、构建扩样系统和统一调研时间等四项措施,旨在进一步增加不同样本类别间抽样率的差别,提高扩样结果的质量.文章结尾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同时注重出行链成果的更新和相应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ڷǼ���MNLģ�͵Ĺ����ͨ��ʽ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 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 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的特殊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通系统的供需特征。指出该类城市应得到相关政策的惠及和指导,紧抓国家级交通干线规划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应客观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诉求和城市自身对外交通系统的比较优势,在明确的区域竞合发展策略指引下确定主要交通设施的发展定位,锚固主要线位控制点。总结该类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突出三个规划要点:为重大对外交通设施预留用地及线位,与城市用地开发相协调;通过既有线外迁、高等级设施规划等方式改善穿越主要城镇建设区的区域交通主干线,梳理过境及出入境客货运交通组织;加强客货运枢纽的规划布局及内外交通设施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规划道路网方案进行多角度评价,提出了利用成熟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对软件基本功能进行拓展的思路。在总结EMME宏的功能和开发技术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EMME软件的特点和道路网评价指标的内涵,选择"路段平均服务出行距离"为开发对象。面对多路段和多方式的开发要求,详细介绍了开发思路、属性设计和宏文件的构架设计,最终将所需功能拆分成1个主宏文件和5个子宏文件组合实现。在实例部分,运用开发的宏文件对滁州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用数据说明规划方案中各等级道路路段服务的平均出行距离与道路等级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针对混合开发用地配建停车泊位共享配置方法中的适用情境和需求分析等2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结合差异化停车管理政策实施边界的确定,对独立开发地块和混合开发用地群2种对象类型进行了共享配置措施适用范围的分析,为大城市分区分类制定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提供了一定参考。基于上述适用前提,提出了国内大城市内混合开发用地(群)在共享条件下停车泊位总需求的分析模型和分析步骤。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拟开发区域,发现共享配置下的泊位总需求可减少25.7%。   相似文献   
10.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流图,构建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运输投资比例、产业结构等与货运生成总量及货运缺口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比例的提高,能有效改善货运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货运缺口减小,促进经济的增长;第1、2产业对于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大,第3产业对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