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主开发:我国汽车工业不容忽视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企业与国外先进的汽车企业相继成立了合资公司,这使汽车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加入WTO后,这种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断地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的废气排放在城市中的分担率不断增加。根据国内外经验,制订合适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之一。详细分析了国家机动车分类对我国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影响,并就等同采用ECE汽车排放法规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模拟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参数及NO排放的计算程序,应用此模拟计算程序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和运行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喷汽油机可变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发动机一维气体流动模拟程序,对某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该汽油机采用的可变进气系统的歧管直径和长度、控制阀开关的切换转速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经优化设计后系统的充气效率最大增加幅值大于11%,且改变了充气效率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配气正时对可变进气系统充气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涡旋增压技术在轻型车用发动机上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新型机械增压器———涡旋增压器在中、小功率发动机上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 ,针对我国公路路况较差和车辆行驶工况变动频繁的情况 ,中小排量的发动机采用涡旋机械增压具有独特的优势 ,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电控多点喷射汽油机燃油雾化和蒸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数学模型 ,对多点电喷汽油机喷油过程中燃油的分布、燃油雾化和蒸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从而为电喷汽油机在动态工况下缸内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at)的精确控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排气系统热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办法.设计一种EGTC装置,用于实现排气温度的瞬时可控,对实现排气温度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某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发动机性能为目标,使用CFD方法对其涡轮增压器的叶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叶轮内部流场,将叶轮叶片的叶型进行了改进设计,叶轮内部流场得到了优化。通过CFD计算得到了优化后的压气机MAP图,并将优化设计后的增压器安装到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CFD计算结果对压气机叶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优化设计的压气机能够在全转速范围内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重型车用环形风扇的实际风筒试验过程建立了该风扇风筒仿真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不同风扇的轴向伸入距离、径向间隙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轴向伸入距离和径向间隙对风扇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该风扇轴向伸入距离为75 mm、径向间隙为25 mm是较合理的安装距离:不同的轴向伸入距离对径向间隙的要求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汽油机借助可变气门配气相位技术可获得更大的扭矩和更高的功率,同时降低燃油耗,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迄今为止,只有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才能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展现出这些优点,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改变进、排气门重叠角。而今,Mahle公司采用新颖的可变凸轮相位技术,可使可变气门配气相应技术应用于所有的发动机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