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整个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首先考察了资产的定义、特性和分类,进而分析了资产运营的一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最后我们对资产运营最为重要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性阐述。  相似文献   
2.
投资银行学新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投资银行的概念和金融学体系的考察 ,阐述了投资银行学在整个金融学体系中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投资银行学新体系 ,把投资银行学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两条辅线”。最后 ,文章对投资银行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计算补偿脉冲顶部失真的板极滤波器的新的计算曲线,用所提出的曲线使得在设计计算时,可避免使用目前通用曲线时所遇到的困难。同时本文也讨论了多级脉冲放大器中公用板极滤波器对脉冲顶部失真的影响,并导出了计算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黄嵩 《探求》2010,(6):72-73
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是信息系统项目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项目整体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适当的时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顺利地完成项目。这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信息化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5.
论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 :资产证券化的四大类业务———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 ;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嵩 《探求》2012,(Z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我国网络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不断加大.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事.我国网民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如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倾向、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企业薪酬机制设计的核心。本文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存在的框架下,创新性地将利润风控能力作为能力差异的体现引入异质经理人,求解出单一契约和两种契约情况下薪酬契约的显式最优解,并对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本文与单一契约相比,两种契约情况下股东的期望收益较高,对低能力经理的激励降低,对高能力经理的激励上升,但高能力经理的效用由于受到契约的扭曲反而会下降。股东还可针对高能力经理设计单一契约,但当低能力经理所占的比例足够高时,设计两种契约将成为股东的最优选择。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私募基金等重视经理风控能力的行业提供薪酬契约设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资产运营和广义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来考察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包括 :一个核心原理———现金流分析 ,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 ,从这个理论出发 ,选择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基础资产必须满足“资产重组原理”的要求 ;能为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经验 ;在制度和环境方面只能是两个选择 ,一个是选择与现行制度和环境冲突最小的交易形式 ,一个是最有条件突破现有制度和环境约束的交易形式。依据这三个原则对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进行考察 ,可以得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有两个突破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准表外模式” ;“基础设施收费模式” +“离岸模式”。  相似文献   
9.
黄嵩 《探求》2014,(6):96-9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是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本文在总结分析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云计算在远程教育中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调查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表明:多数学生对学生干部角色认识正确,态度积极;男生与女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仅个别项目有显著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良生与一般生某些项目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培养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