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1.
2.
海归人才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当他们回到中国并投身于中国发展的时候,他们将以国际化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深深地融入到中国发展的每个领域,参与着中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鉴于中国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和国内自信心的提升.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可能出现一种不断增长的维护中国自身权益的诉求,但到目前为止上述诉求还没有变成事实。人们开始感受到一种新的自信心膨胀的情况,但是大部分并没有什么改变。笔者期望在未来5~10年,在中国可以看到一种更加坚定自信地追求国民利益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该条约标志着30年战争的结束,欧洲各国在主权原则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中欧地区的新秩序)签订之后,欧洲民族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中国的崛起是对这一理念的直接挑战。对西方来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民族国家,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这种区别至少会对各国的相互理解产生影响。我们可从语言的区别对此进行阐释:在英语中,“国家”有“nation”、“country”、“state”、“government”这4种表达,而在中国常用“country”和“state”两个名词。当然,最重要的区别并不在于语言的表述,而在于其背后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民心态之谦谦君子或咄咄逼人国民心态植根于一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中国悠久古代文明和近现代屈辱历史的叠加当然给国民心态留下了一些独有的,甚至带有双重矛盾色彩的烙印,诸如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