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承销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剩余收益评估模型控制IPO公司的内在价值,对我国创业板IPO过程中承销商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不完善的声誉机制无法约束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承销商第三方认证功能弱化,发行价格偏离内在价值,不能有效降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利益趋同.在发行价格与抑价程度不存在显著关系的情况下,配合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采取高报价策略争取配售份额是询价投资者的占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借鉴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监管、学习和声誉机制对联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实验用囚徒困境模型表示联盟成员间的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控制监管力度,逐步引入学习机制和声誉机制来比较分析各机制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监管越完善,越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但其成本也越高;学习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联盟中的学习者也可借助信息优势,在监管严格时回避风险,在监管放松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取短期超额收益;声誉机制的加入使得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减少,联盟企业借助信息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副作用也被消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