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既然法律或者理财合同没有规定,为什么银行要对其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刚性兑付? 已有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规范的模型分析; 已有国外研究或不能完全解释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比例显著低于监管上限,或没有考虑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尚不能完全解释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成因。文章使用成本状态验证方法刻画关于到期收益的信息不对称,使用信息投资方法刻画关于银行努力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构建委托投资管理模型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刚性兑付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本,从而增加银行收益; 当绕过监管的成本低于一定阈值时,刚性兑付便有利可图,银行因而选择刚性兑付。进一步分析表明,引入关于到期收益信息的不完美信号,有助于缓解激励问题、破解刚性兑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