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4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治治冷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1935年,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地亚旁听了一桩偷窃案的审理。被控罪犯是一位老妇人,被控罪名为偷窃面包。在询问到她是否清白或愿意认罪时.老妇人嗫嚅着回答:“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  相似文献   
2.
饮食与文学     
曾有一种不懂文学欣赏为何物的人,认为《红楼梦》老写吃饭,实在没有什么看头。其实,既然不是写英雄厮杀,美女吟诗,写的是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哪能少得了吃饭,而且,即使是英雄美女,他们也得吃饭。试想想,武松打虎、打蒋门神、打孔亮,如果离开酒,怎个写法?没有螃蟹宴,大观园的姑娘们也难来诗兴。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不写吃饭。问题是能不能从这里写出故事,写出人物来。 在以食写人方面,作为开创性的小说,《金瓶梅》自有它不可抹煞的成功之处。 西门庆是暴发户,由一个开生药铺的流氓一跃而为山东首富。“三代为宦,才懂得穿衣吃饭”,这种地位的骤然变化,使得西门庆一家还来不及吸收中国食的文化,因而西门庆一家远不如曹雪芹笔下的贾府那样懂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金瓶梅》的好处,在于恰当地掌握了这一火候。  相似文献   
3.
以前读《孟子》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一句,老师解释说:古时只是把草束成人形来从葬,要求并不严格,略象个人就行。后来发展到“俑”,就很象人了。孔子认为,这样做就等于认为人可以殉葬,有失仁道,因此他就骂人了,说发明这种“俑”的人,真该断子绝孙。自己当时就不求甚解地接受过来,没有产生过任何疑问。到了批林批孔的年头,有位同志对这句话作了如下的崭新解释:原先是用活人殉葬,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进步了,用木倆来代替了活人。反动透顶的孔老二,认为用木俑代替真人,是对奴隶制的  相似文献   
4.
随便乱翻书,发现《贞观政要》有《论诚信》一章。现在可谓诚信热,从高考的作文题到报上的新闻、评论,加上2001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发言,都涉及诚信问题。于是把这本摆在书架上多年的书看了一遍。《论诚信》头一段就很有意思。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奏请朝廷去除佞人。唐太宗李世民问他:“谁是佞人呢?”那人回答:“臣在民间,不知谁奸佞。陛下可以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不怕陛下盛怒,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顺从迎合的,就是佞人。”李世民对封德彝说:“流水是清是浑,决定于源头。国君好比源头,百姓像流水。国君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张国光同志陆续就《水浒》及金圣叹的评价问题发表了好些篇文章,阐明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对于他某些论点,例如纠正某些同志全盘否定金圣叹这一点,我是赞成的;别的一些的具体论点例如“保护色”说,则未敢苟同。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还未有来得及读完他的全部文章,只能是一些零碎的感想。蒙张国光同志惠赠他的《〈水浒〉与金圣叹研究》,得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他的观点。张国光曾来信要求我对他这本书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为了深入讨论,我不顾浅陋,把读后感写了出来。供张国光以及其他同志批评。  相似文献   
6.
杂谈金圣叹     
金圣叹历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当然不是完人,保留着不少传统的忠君思想;但是,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痛恨贪官污吏、敢于为民请命的人。他之所以被杀头,官吏罪名是“上惊先帝之灵”“目无法纪”。具体情节大概是:金圣叹等一批知识分子,在顺治皇帝死后,趁着巡抚朱国治等官员们集体哀悼的时机,鸣钟击鼓,在文庙哭诉吴县知县任维初乱摊派赋税、乱罚款的劣迹。这位贪官把裂开的大毛竹泡在尿里,用来痛打拖欠税赋的人,曾当场打死过人。他还能监守自盗,盗卖仓库的粮米。吴县人都恨透他了,因此有哭庙之举。参加的有百余人,围观的上千人。现场“群声…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在农村工作过好些年。调到省委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也大约有1/3以上时间在农村。后来又参加过两期“四清”,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系。因此,在书店翻到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顺手就买了下来。回家坐下就读,边读边写下一些感想。将近800页的书,读了近十天。作者个别观点有待商榷,但这是一本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以及真实的中国农村的书。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很值得细心一读。 记者挨打事件不断,揭发真情的人被报复,都陆续见报和从别的渠道有所见闻。弄虚作假。隐瞒阴暗面,50年…  相似文献   
8.
黄泥冈案发,观察何涛奉命带兵前往石碣村擒拿主犯,芦苇丛中,阮小五独棹小船唱将来,歌道: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相似文献   
9.
官谣     
打从孩提时代识字开始,就见墙上总是难免写上各种标语口号,从焚纸炉的“敬惜字纸”,到拱壁上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都是劝人做好事、行善事的教导或号召,使人从中受到激励,好像还没有让人感到害怕甚至反感的。头一次见到让人头皮发麻的标语口号,是“文革”后不久出差湛江。干完正事之余,免不了看一看曾在这里工作过的湛江如何旧貌换新颜。在霞山,马路边赫然悬挂着一排红字大标语:“胆敢动无产阶级专政一下子,小心你的脑瓜子!”也许是“做贼心虚”,才“解放”不到两年,“牛鬼”心态未消,直觉得这一串血淋淋的字是冲着我辈来的。后来一想不对,我如  相似文献   
10.
牧惠 《学术研究》2001,3(11):96-101
太平军在攻占南京后不久便迅速腐化的问题,已有学者作过研究.本文另辟蹊径,选取普遍存在于太平军中四个典型事例来深化论证这一主题,即太平军诸王大兴土木,兴建豪华的王府;王府中极尽铺张,大搞排场;品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及领导层上下贿赂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