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茶与酒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相互之间各有所长而内在紧张。敦煌写本《茶酒论》生动刻画了茶酒之辩的核心问题,从自然属性、社会功用、健康养生到道德教化,茶酒之间历经了茶酒并行、茶酒争胜、褒茶贬酒的趋向,最后以水的出场调和而告终。研究茶酒之辩,既要汲取与超越以茶喻佛、以酒喻道、以水喻儒、三教合流的解释,更要借鉴茶酒争胜所展示的文化张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郑玄、孔颖达秉承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原则,有时表现出迷信经书的特点,把经书的一些理想化记载当做事实看待。王安石则对这些理想化的记载进行重新审视和拷问,并提出自己的新见。王安石在驳斥郑注孔疏并阐述己见时,根据对字的训释及其它文献的记载,并讲求义理的推求,力图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把握圣人的言外大意。王安石在训释《礼记》时使用了"先王"一词,并明显地体现出他有尊崇周公和周礼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4.
潘斌 《四川统计》2014,(9):63-63
预测住院病人人数对合理安排后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江市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五年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2014年社区住院病人人数。  相似文献   
5.
皮锡瑞治经的汉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他对汉人的经注经说作了大量的辑佚工作、采用疏证体以解经、重视文字训诂和名物制度的考证以及治经态度矜慎等方面。对于今古文经学、汉学宋学,皮氏皆持包容的态度。在孔教衰微的晚清时期,皮氏强调需要破除今古汉宋的门户之见而求学之会通。皮氏治经重家法,体现在他的郑学研究中,还体现在他对《尚书》、《礼记.王制》等所作的笺注上。皮氏治经讲求微言大义,体现在他为《春秋》、《尚书》、《诗经》等经典所作的解义上。皮氏治经重经世致用,他以是否经世致用作为评判治经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卢植《礼记解诂》一书已亡佚,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此书当亡佚于唐末五代时期。从现存的资料来看,《礼记解诂》的训诂内容主要是释词和解句,训诂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声训、义训、征古例和征今例。郑玄在作《礼记注》时曾以卢植《礼记解诂》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任务举措和关键突破口.深化"体育+"与"+体育"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牢牢抓住赛事、场馆和市场,增强上海体育产业引领性;聚焦数字化、融合化、资本化,拓展产业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8.
《礼记》的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足,遂提出了"人情"论来探求人的本质。顺人情和节制人情都需要礼。《礼记》的作者提出了先王制礼说,并将目光转向了人的主体之外,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寻求礼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礼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礼记》所说的"序",实际上是区分万物的标准,同时也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礼记》的作者试图在礼的"别"与乐的"和"之间寻求和谐与统一。《礼记》在治国方面则是反复强调礼的作用,是儒家的思想家们重视伦理道德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普罗泰戈拉讲述了一个城邦起源的神话,说宙斯为了免于人类的灭亡,赠予了人类政治的技艺,也就是美德,它包括正义、审慎。但后来普罗泰戈拉又反复提起虔敬[1]这种美德,认为虔敬也是政治技艺之一。虔敬本是人和神之间的事,而城邦恰恰是横在中间插一脚的,因此虔敬能与政治的技艺有什么关系呢?普罗泰戈拉非要把虔敬当成是建立城邦之后才有的德性,实际等于要抽空它。我们将在西蒙尼德诗歌中见到普罗泰戈拉把城邦正义置于虔敬之上的做法,甚至可以看到他对善好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并从而更彻底地建立了一个内在于人的"好"的世界,其实也就是人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它更多强调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从而开拓认识新领域,获得新成果,它的外化和物化表现形式是创造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决定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商务策划管理专业学生教育中尤显重要.几年来,通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挖掘了创造性教学在此专业教育中运用的途径和方法,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