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养老服务业得到较大发展 传统上,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或者说跟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养老服务的筹资还是服务的直接提供,基本上都是家庭的责任。除了家庭养老外,所谓的"社会化养老"主要是以公立的养老机构为主,供养没有法定赡养人、经济条件又比较困难的老人,在农村主要是针对"五保老人"的敬老院,在城市主要是针对"三无老人"的福利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20世纪末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完全市场化的、私立的养老机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制度作为信任对象,通过对信任的相关研究回顾,梳理出制度信任从宏观到微观形成过程的研究范式,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演绎了这个范式。作者认为,将制度信任作为过程理解意味着,一方面,从制度信任的形成机制看,信任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从心理到行为的过程;另一方面,就具体制度而言,制度环境是制度信任形成的最终决定因素,制度环境不断变化,因而制度受众的信任态度和行为也处于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众所周知,农村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需求,但目前远远无法满足。除了因他们收入较低外,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建立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仅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少数城市,而大部分拥有大量  相似文献   
4.
强化政府责任 改进农村五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必须对现行五保供养政策进行大的调整,要有新思路、新观念,要从中国农村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明确并强化政府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的责任,同时要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很多乡镇卫生院在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下,或出现经营危机,或公益职能大大削弱。大部分研究将问题归因于政府财政投入的减少,提出要么完全市场化,要么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但是本文的个案研究却发现筹资并不是唯一解释途径。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组织环境理论,影响乡镇卫生院绩效的不仅有技术环境,还有制度环境,以及乡镇卫生院本身的个性因素,或者说乡镇卫生院要在效益和合法性两个要求之间取得平衡。据此,除了筹资之外,应该重视给乡镇卫生院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通过调整个性因素引导乡镇卫生院适应一定的制度环境,以此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以全面了解目前中国的长期照护政策,从制度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处境、问题及未来趋势为研究目的,回顾了主要相关文献、政府政策文件,并对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长期照护产生和发展背景是需求迅速增加,且原有服务能力不足,因此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是从服务机构“能力建设”起步。发展至今,一方面服务数量增加、内容丰富、形成多元提供的格局;另一方面,很多服务需求仍没有得到释放,公平性差,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也存在隐患。问题的根源在于空有能力建设,而制度建设不足,尤其是筹资制度。  相似文献   
7.
8.
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实地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日益面临困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五保对象应保尽保难、供养标准落实难、全面实现五保难、实施敬老院集中供养难、地区供养负担不均衡。农村集体的消解和五保供养制度调整滞后,是五保供养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必须尽快改进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五保供养中的责任,及时调整五保供养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贫困人口虽然都存在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现象,但其制度根源却不同。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虽有医疗保障制度,但是保障资源在各个收入层间分配不公平,向中高收入层倾斜,贫困人口从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小;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近几年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刚刚开始,过去长久以来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大多数农民一直处于无保障状态,因病致贫比率较高。今后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公平性,满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需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搭建制度框架,使医疗保障覆盖大多数农村居民,防止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10.
周盼  房莉杰 《学术月刊》2023,(11):123-135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正在经历向股份化方向的改革,这与过往模糊产权的制度安排有很大不同,对明确个人的财产权给予了合法性依据,也希望通过市场化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但却忽视了其中福利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渡阶段,我们观察到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从过去为村民提供社区福利转变成减少公共支出、维护股民利益,导致社区出现公共服务空白的治理难题。通过提出“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变化—福利权困境”的解释框架,认为村庄在改革过程中从原社会共同体里分化出新经济共同体,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福利权缺失。中国集体产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凸显个体化扩张的经济权(私有产权)与注重社群化发展的福利权(公共产权)之间内在张力的“共同体困境”。最后,本文认为,若想摆脱这种“共同体困境”,应该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成员分化,从而保持集体成员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