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环境安全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2000年TM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经解译分类后,将珠江三角洲景观分为10个景观类型,并在两种空间层次下将珠江三角洲分别划分为9个和23个景观生态子区。在GIS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3.0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现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现场分析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及组成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建立在臭氧与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基础上。研究发现,不同沉积物和土壤样品由于组成结构不同,所产生的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具有明显特异性差异。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原理试验样机所获取的样品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文章针对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定性含量研究,并结合现有检测方法,验证了臭氧氧化发光分析方法分析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可行性。根据实验中得到的不同沉积物和土壤样品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具有很大信息差异的现象,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特征编码"有机质指纹"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以2000年TM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经解译分类后,将珠江三角洲景观分为10个景观类型,并在两种空间层次下将珠江三角洲分别划分为9个和23个景观生态子区.在GIS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 3.0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现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了胶州湾及莱州湾这两个海域中痕量元素污染水平,发展了ICP-MS海水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同时找出海水环境中具有保守性的数种元素作为污染示踪元素.达到对于海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被动示踪的目的.对18个真实样品进行了识别率试验,识别率可达90%以上,在选取3个海水样品及1个河水样品混合后的模拟分担率实验,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误差平均值仅有1.17%.  相似文献   
5.
该实验目的是研究酸(pH=5,Al=0μg/L)、铝(pH=7,Al=800μg/L)单独及联合(pH=5,Al=800μg/L)作用下,锦鲤鱼脑、肾、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pH=7,Al=0μg/L)相比,锦鲤鱼脑无论在酸、铝单独作用还是联合作用下,SOD活性在染毒第1天均显著降低(p<0.01),但随后酸铝联合组、单独作用组分别在3 d、9 d恢复正常;肾SOD则只有在酸铝联合作用下,且只有在染毒第1天产生显著抑制(p<0.01),随后也恢复正常;肝SOD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无抑制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染毒实验研究了菲和Cd2+单一作用与联合作用下胁迫9 d和清洁海水恢复过程中毛蚶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染毒条件下,毛蚶体内SOD和CAT活力呈现被诱导的趋势,MDA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高浓度(菲50g/L,Cd 500g/L)比低浓度(菲10g/L,Cd 100g/L)的作用明显。菲对毛蚶的氧化胁迫作用大于Cd2+的作用,菲和Cd2+联合作用对毛蚶的氧化胁迫大于菲和Cd2+的单独作用。这两种污染物对毛蚶的氧化胁迫在消除污染后可以逐渐恢复,其中,Cd2+低浓度组(100g/L)在进行清水恢复后,SOD和CAT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毛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胁迫性和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燃煤矸石山表面构建覆盖层,需要具备一定的低渗透性能以有效阻隔空气,防止煤矸石山内部发生自燃。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测定煤矸石山构建覆盖层涉及的碾压材料包括黄土、粉煤灰及掺有粉煤灰的混合土样的界限含水率、一维压缩特性及压实特性,揭示和分析7种覆盖材料配方的压缩压实特性,表明覆盖材料通过碾压可有效阻隔空气,起到阻燃作用;将粉煤灰掺人到一般黄土材料中,可减缓混合土样击实曲线的陡峭性,从而降低材料在碾压中对含水率的敏感度。实验旨在为进行煤矸石山覆盖层碾压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及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Landsat系列4个时相数据,利用谱间关系法提取NDVI、NDWI和缨帽变换指数,并采用决策树和分类后比较法研究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7—2015年淮南矿区塌陷积水区域面积为189.51 km~2,年均增加6.77 km~2。其中,2000—2005年塌陷积水区域面积变化较大,年均增加15.0 km~2,其水域数量变化动态度和空间变化动态度分别高达13.66%和53.61%。凤台矿区年均增加积水面积最大,为2.60 km~2,其次为新集、潘集和孔李沉陷区,9大沉陷区及其他矿区增幅较小。在"边塌陷边治理"下,除潘集和凤台矿区水域面积增加,丁集朱集矿基本持平外,其他矿区水域面积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X射线荧光光谱非标样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粉末压片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非标样测试方法测定土壤中Ti、V、Cr、Mn、Fe、Ni、Cu、Zn、Ga、As、Cd、Sn、Sb、Pb、Hg等15种重金属元素。研究了样品制备方法和元素测量条件等影响测试准确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此方法不需对固体样品进行消化处理,无需制备标准样片,快速、简便、效率高,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基本能够满足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的快速筛查要求。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场附近3种粮食作物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认识煤矸石堆积对周围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危害,探讨矸石场附近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转运规律,以宿州桃园煤矿矸石场附近农田为例,通过布点采样和试验测定,探讨了重金属元素Cu、Pb、Cd和Cr在土壤和3种粮食作物(玉米、绿豆和大豆)中的质量比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粮食作物的根部富集能力和籽实转运能力,并利用单因子及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Cr和Cu有明显积累,4种元素质量比均随与矸石场距离增加而逐渐下降;作物不同器官中重金属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茎、籽实,但叶片中部分元素质量比明显偏高;作物根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以玉米最高,而向籽实中的转运能力以绿豆和黄豆最高,这主要是3种作物根系特征和秸秆高度的差异所致;3种作物的内梅罗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为玉米、黄豆、绿豆,其中玉米为轻度污染,黄豆和绿豆处于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