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低碳试点工作正在全国试点省市全面展开,试点省市分别制定了适合当地特色的低碳发展工作方案,这些工作方案中均运用了认证体系这一典型自愿性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和低碳企业认定标准三个方面的认证体系。研究表明,在已经取得的低碳试点阶段性成果中,认证体系已成为低碳发展的强效助推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种不同形态MnO2(δ-MnO2和胶体MnO2)对难降解有机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δ-MnO2和胶体MnO2氧化转化CBZ的产物,探究其氧化转化途径.结果表明,δ-MnO2和胶体MnO2能通过化学氧化作用在2h内去除约1mg/L CBZ,相比之下,胶体MnO2受pH影响较小且单位质量Mn对CBZ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δ-MnO2和胶体MnO2与CBZ反应过程中各检出7种和4种产物.胶体MnO2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越过了多种中间产物的产生步骤,使CBZ的降解途径更加简明.  相似文献   
3.
采用草酸沉淀法合成了铈锰 氧化物(CeMn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Ce-Mn摩尔比、空速对CeMn 氧化物催化剂催化降解甲苯效果的影响,通过XRD、SEM、XPS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n(Ce)∶n(Mn)=1∶3时得到的Ce1Mn3催化剂降解甲苯的活性最佳,T50=198 ℃,T90=249 ℃,且Ce1Mn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随着空速的增加,Ce1Mn3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变差。表征结果表明:CeMn氧化物形成的Ce-Mn固溶体使CeMn氧化物表面氧空位浓度增加,加快了氧物种在催化剂内部及表面的流动传输;Ce氧化物与Mn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催化剂的还原峰向低温方向偏移,CeMn氧化物展现出更优异的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城市地下道路V形区段坡度构成对烟气扩散和重点排烟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V形区段内变坡点两侧不同坡度构成、排烟口的开启方式对烟气扩散和重点排烟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对称V形区段,采用重点排烟控制烟气相对容易,但对降低排烟道下方顶棚最高温度作用有限;针对非对称V形区段,烟气的自由扩散特性与变坡点两侧坡度差有关,增加大坡度侧的排烟口数量可以提高排烟效率,但要将烟气有效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相对困难。实际运行中,应结合坡度的实际构成和烟气控制总目标,制定相应的排烟口开启策略。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报告制度衔接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降低政企环境管理成本、响应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结合两套制度最新政策体系与改革形势,借鉴排污许可证制度衔接环境评价制度的研究思路,针对能源消耗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分别以火电行业和钢铁行业下两个制度的管理要求为例,在梳理监测记录数据类别、对比排放核算要求、找出数据监督管理差异和分析两套制度数据关联性的基础上,从管控名录、报送参数、数据系统对接和监管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衔接两个制度的建议。建议两个制度逐步统一管控名录,匹配行业与产品代码标识,逐步对接数据系统;建议排污许可证制度相应地补充能耗参数,完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惠娟  彭党聪  刘文博  姚倩  卓杨 《环境科学》2017,38(4):1640-1646
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两种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释放源.因此,为探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释放现状和变化规律,通过浮流式表面集气罩对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和第四污水处理厂(A/A/O工艺)生物处理过程中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情况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释放情况,并以第四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溶解氧、温度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每m3进水释放甲烷1181 mg(以CH4计)、氧化亚氮36.20 mg(以N2O计),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每m3进水释放甲烷209 mg(以CH4计)、氧化亚氮54.64 mg(以N2O计).温度、曝气方式、溶解氧浓度、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和最大产甲烷活性是甲烷和氧化亚氮释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库区工业源污染排放量大,对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危害大的特点,以库区湖北段工业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监测和企业申报监测数据方式,辅以排污系数计算方法,统计分析了1995-2007年工业废水量和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并采用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2008-2020年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007年达到1 857.13万t,2008年以后逐渐增加.COD的排放量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只是在2001年出现上升,到2007年底COD的排放量为611.21 t.随着工业源污染物全防全控的加强,预计工业污染负荷会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8.
作者强调金属材料和机电产品的普冷低温实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其主要技术问题、机电产品不适应低温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开展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排放特征,利用排放清单对生物质燃烧源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研究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排放VOCs总量为6626.2t,排放高值区在榆中东南及东北部、永登中部和七里河南部,经济水平落后、秸秆产量大的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更大.污染物排放集中在采暖季(11~3月)及农作物收割期(7~8月);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的OFP总量为13880.3t,煨炕为OFP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1%,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OFP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51.4%;OFP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乙酸、丙烯、2-丁酮、甲苯、甲醛、乙醛、间/对-二甲苯、1-丁烯、丙酸和异戊二烯.煨炕是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5%,芳香烃为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62.2%,SOA生成潜势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苯酚、甲苯、α-蒎烯、间/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茚、1,2,4-三甲基苯、乙苯和1,2,3-三甲基苯;以降低区域O3和SOA浓度为目标时,应优先管控煨炕和秸秆露天燃烧(玉米)两类子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和处理方式,主要对组合工艺中的膜生物反应技术(MBR)和碟管式反渗透技术(DTRO)进行了阐述。经比较,DTRO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经两级DTRO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且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