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优质的未见原核胚胎(0PN-E)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移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VF助孕且无2原核胚胎(2PN-E)或2PN-E极少的98个新鲜周期,于取卵后第2天或第3天全部或部分移植优质的0PN-E,随访其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全部或部分移植0PN-E的生化妊娠率为41.84%,临床妊娠率为35.71%,着床率24.22%,继续妊娠率75.61%。结论在IVF-ET治疗周期中,对于2PN-E极少或无2PN-E的周期,0PN-E可作为备选移植胚胎。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ART)的成功取决于该过程中每个独立步骤发挥其最大效能。控制性超排卵、取卵技术及胚胎培养条件的改善确保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的数目,然而胚胎质量始终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选择2~3枚胚胎移植可提高妊娠率,但多胎率明显增加,有报道多胎率高达  相似文献   
3.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妊娠晚期反复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可增加围生期发病率与死亡率,给妊娠妇女及家庭带来严重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在国内外,宫颈环扎术被推荐使用于单胎妊娠,对其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指征不明确。回顾分析1例双胎妊娠经2次宫颈环扎术获2名健康活婴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宫颈环扎术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异常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个ICSI周期,按照是否有异常受精分为异常受精组(n=118)和正常对照组(n=181),异常受精组至少发生1个非2原核(2PN)的受精卵。比较分析异常受精组和对照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异常受精组hCG注射日E2水平(14 097±3 066 pmol/L)高于对照组(1 2461±6 836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受精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分别为17.8±7.2个、15.3±6.1个,多于对照组的13.6±7.0个、10.2±5.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子成熟率(81.7%vs76.4%)、2PN受精率(78.4%vs 8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年龄、基础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精子来源及质量、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对Gn刺激的高反应性可能与ICSI后异常受精的发生有关。异常受精卵的发生虽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减少异常受精发生率,增加卵子利用率,可能会提高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