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 ,2 2岁 ,未婚 ,有性生活史。因腹胀不适 2月 ,加重 10d于 2 0 0 2年 1月 15日入院。平时月经正常 ,末次月经 2 0 0 1年 12月 14日 ,G1P0 ,外出打工 2年 ,无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症状。入院检查T 37 1℃ ,R18次 /min ,P 6 8次 /min ,BP 16 5 / 8 5kPa (12 4 /6 4mmHg)。全身一般状况良好 ,心律齐 ,无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 ,腹膨隆 ,移浊 (+)、左下腹隐约可扪及包块。妇科检查 :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 ,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 ,子宫直肠陷凹扪及多个硬性结节 ,无触痛 ,左侧、右侧附件均可扪及囊实性包块 ,包块大小…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2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腹胀不适2月,加重10d于2002年1月15日入院。平时月经正常,LMP:2001年12月14日,G1P0,无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症状。入院检查:T 37.1℃,R 18次/min,P 68次/min,BP 124/64mmHg。全身一般状况良好,心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膨隆,移动性浊音(+),左下腹隐约可扪及包块。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子宫直肠陷凹扪及多个硬性结节,元触痛,左侧、右侧附件区均可扪及囊实性包块,大小及周界不清。血常规示WBC:11.0×109/L,中性70%,淋巴22%;HGB 120g/L,胸部X光片无异常,B超提示左侧、右侧卵巢囊实性肿块,盆腹腔大量积液,血清CA125值为460.0IU/ml;入院后第5天复查血清CA125为544.74IU/ml,腹腔抽液1200ml,血性,暗红色,估计腹水  相似文献   
3.
石琪  王平 《华西医学》2005,20(1):156-156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39岁 ,已婚。因“腰骶部不适 1年 ,发现脐部及附件包块 1 + 月”入院。患者于 1 995年在院外行“右附件切除术” ,术后诊断 :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入院前 1年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不适 ,未就医。入院前 2月开始会阴水肿及双下肢水肿 ,以会阴水肿更为明显 ,不伴疼痛。水肿逐渐加重 ,腰骶部坠胀不适仍明显。入院前 1 + 月出现脐部发红变硬 ,并形成结节 ,无疼痛。于当地医院就医 ,B超提示 :左附件包块6 8cm× 6 3cm ,实质性团块。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内科查体无特殊。脐部有一直径 0 5cm发红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应用解剖学方法探讨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中关节突关节安全磨除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具成人尸体标本,观测侧块高度(a)、宽度(b);观测侧块内下端与椎板外下缘交点(O点)与切除上关节突后神经根止点的水平距离(c)、与神经根后缘的垂直距离(d)、与上位椎弓根内下缘(G点)和下位椎弓根内上缘(H点)连线的水平距离(e)、与椎动脉内侧壁的水平距离(f)以及切除上关节突后显露出的神经根长度(g);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为(10.06±0.89~11.39±0.97)mm,b为(10.30±0.89~12.29±0.47)mm,c为(3.99±0.60~5.12±0.44)mm,d为(3.79±0.44~4.57±0.44)mm,e为(1.69±0.87~4.83±0.96)mm,f为(3.88±0.90~6.40±0.79)mm,g为(8.44±0.87~12.34±0.88)mm。结论 PPECD中,自O点向外磨除关节突关节的安全有效范围:在C3~4向外磨除范围不宜超过对应关节突关节的38%,在C5~7不宜超过45%。此磨除范围可有效暴露病变位置,并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1 早产的定义 早产的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孕周分娩.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不少发达国家采用妊娠满20周,也有一些采用妊娠满22周、24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沿用WHO上个世纪60年代的定义,即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 g.早产发生率由于各国定义的差异,发生率的统计存在不同,美国的早产发生率在12%~13%,欧洲则在5% ~9%,其中约5%发生在28孕周前,12%在28 ~ 31孕周,13%在32 ~ 33孕周,70%在34 ~ 36孕周[1].我国对早产发生率尚缺乏全国统一的数据,约为5% ~ 10%,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进行了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早产发生率为7.8%.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两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分娩调查》和《中国产程研究》。其目的包括:(1)描述中国目前的产科并发症及剖宫产现状,找出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2)描述目前中国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为制定中国的产程标准提供理论依据。(3)探索产程延长或停滞时剖宫产的最佳时间。文章就《全国分娩调查》和《中国产程研究》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研究的意义等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1难产的定义从古至今,难产一直威胁产妇的健康乃至生命,影响着子代的生存及人类繁衍质量。到目前为止难产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第24版《威廉姆斯产科学》在"异常分娩"一章里指出难产即以缓慢产程为特点的困难分娩,可以看出这仍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刘兴会和漆洪波教授主编的《难产》一书中指出,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0.5 cm/h,超过4 h或第二产程胎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足月单胎初产妇活跃期头位难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为病例组,阴道顺娩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产程中的情况先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等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的方法(取样次数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利用R统计软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1)共纳入1600例初产妇,病例组143例(8.94%),对照组1457例(91.06%)。(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产前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是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3)将危险因素纳入建立活跃期头位难产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 0.913~0.961),最佳临界风险为6.49%,此时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844。结论:产前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的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易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对于高风险产妇的早期识别,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可变的分娩因素,预防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雷替曲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对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拟行RALOX方案(奥沙利铂+雷替曲塞)二线化疗的78例晚期CR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RALOX方案化疗+CKI治疗,n=39)与对照组(RALOX方案化疗,n=3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血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二线化疗后6、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治疗后的血NK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125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最常见,两组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奥沙利铂+雷替曲塞的二线化疗基础上,联用CKI能提高晚期CRC的肿瘤控制效果,降低血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石琪  凌云  张晓梅 《重庆医学》2018,(3):321-324
目的 系统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期间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合并发热感染患者316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序贯碳青霉烯类和(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181例;B组采用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治疗组135例.比较两组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A组有效率为89.50%,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25.31±9.42)d,B组有效率为93.33%,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4.09±6.27)d,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抗生素使用平均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结论 对于粒细胞缺乏合并发热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序贯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