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存在较高的流产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自然流产(ART妊娠组)33例,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自然妊娠组)30例的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分析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共38例,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34例(89.5%),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10.5%)。在染色体数量异常的34例中,ART妊娠组占50%(17/34),自然妊娠组占50%(17/34),两组间无差异;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4例全部出现在ART妊娠组中的ICSI组里。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的高流产率与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夫妻间水平感染及母子间母乳喂养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筛查健康孕妇的HC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孕妇的血液HCV—RNA,追踪调查HCV—RNA阳性孕妇及其配偶的血液HCV—RNA是否阳性及其肝功能情况。结果 1941例孕妇中,HCV抗体阳性率为3.7%;在HCV抗体阳性孕妇中,HCV—RNA阳性率为3.5%。HCV夫妻间水平感染率为7.1%。27例接受1~6个月HCV—RNA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没有出现HCV携带者的病例。结论 HCV可以发生夫妻间水平感染,夫妻间水平感染并不是HCV感染的重要途径,母乳喂养与HCV垂直传播无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连地区441对异常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异常孕产史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441对异常孕产史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异常核型40例,异常率4.54%。其中易位核型23例,包括相互易位17例,罗伯逊易位6例;易位合并倒位核型1例;倒位核型16例;以及额外小染色体1例。此外,还发现染色体随体区及异染色质区变异例,占被检夫妇的4.19%,结果表明在异常孕产史夫妇中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明确病因,生育指导,以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 ,以明确其流产是否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方法 绒毛组织染色体直接制备法。结果 在 2 0例受检患者中 ,查出异常核型 1 0例 ,其中三体型 8例 ,多倍体或二倍体与多倍体的嵌合体两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因 ,绒毛组织染色体直接制备法是诊断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可靠方法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同时 ,染色体标本的质量受妊娠时间和胚胎死亡时间长短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胰岛素抵抗的卵泡膜细胞对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的反应变化以及中药隐丹参酮对卵泡膜细胞甾体激素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猪卵巢卵泡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渥漫青霉素(Wortmannin)诱导构建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并应用隐丹参酮和Forskolin处理各组细胞,检测中药隐丹参酮和/或Forskolin作用后各组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胰岛素信号分子和甾体激素合成关键酶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卵泡膜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后,睾酮(T)、孕酮(P)合成能力明显增强,17α羟化酶(CYP17)、3β-羟基甾脱氢酶(3β-HSD)、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arom)和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mRNA表达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卵泡膜细胞对Forskolin的生物效应反应性增强。中药隐丹参酮能够缓解卵泡膜细胞胰岛素抵抗,同时也降低了培养液中睾酮的水平和甾体激素合成酶CYP17和STAR的mRNA水平。结论:中药隐丹参酮能够降低由于卵泡膜细胞胰岛素抵抗所产生的功能异常,提示中药增敏剂可以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可以起到改善生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0月307个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并用卵泡雌激素/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SH/HMG/HCG)进行控制性超排卵的IVF-ET周期(297例患者),采用放免测定技术,测定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观察着床情况.所有的平均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E2>11000 pmol/L的病例组一级胚胎的发生数与移植数明显增高(P<0.005),而一级胚胎的着床率明显下降(P<0.005),移植胚胎着床率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1.6 nmol/L时一级胚胎的移植数与其他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5),一级胚胎的着床率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移植胚胎着床率P<1.6 nmol/L时却明显降低(P<0.005).P/E2比值<0.5和>2.0的病例组与0.5<P/E2<2.0病例组相比着床率明显低下(P<0.005).结论注射HCG日血E2值与一级胚胎的着床率无相关,E2的临界值没有临床意义.P<1.6 nmol/L胚胎质量下降.P/E2比值过低(<0.5)或过高(>2.0)移植胚胎的质量与着床环境低下,移植着床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0月307个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并用卵泡雌激素/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SH/HMG/HCG)进行控制性超排卵的IVF-ET周期(297例患者),采用放免测定技术,测定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观察着床情况。所有的平均值以均值士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E2>11 000 pmol/L的病例组一级胚胎的发生数与移植数明显增高(P<0.005),而一级胚胎的着床率明显下降(P<0.005),移植胚胎着床率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1.6 nmol/L时一级胚胎的移植数与其他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5),一级胚胎的着床率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移植胚胎着床率P<1.6 nmol/L时却明显降低(P<0.005)。P/E2比值<0.5和>2.0的病例组与0.52.0)移植胚胎的质量与着床环境低下,移植着床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较高的流产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自然流产 (ART妊娠组 ) 33例 ,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 (自然妊娠组 ) 30例的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 ,分析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ART妊娠组 33例中 ,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 6 3.6 % (2 1/ 33) ,明显高于其它自然流产相关因素 (P <0 .0 0 5 ) ;自然妊娠组 30例中 ,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 5 6 .7% (17/ 30 ) ,明显高于其它自然流产相关因素 (P <0 .0 0 5 )。ART妊娠组与自然妊娠组的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共 38例 ,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 34例 (89.5 % ) ,染色体结构异常 4例 (10 .5 % )。在染色体数量异常的 34例中 ,ART妊娠组占 5 0 % (17/ 34) ,自然妊娠组占 5 0 % (17/ 34) ,两组间无差异 ;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 4例全部出现在ART妊娠组中的ICSI组。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的高流产率与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但是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和异常类型与自然妊娠后流产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不但能直观地显示卵巢和卵泡的立体结构,还可定量测量卵巢、卵泡和间质容积,从血流动力学进一步进行分析,增加了超声检查鉴别PCOS的客观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