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645名7~41孕周健康孕妇的胎儿顶臀长、双顶径、股骨长及肱骨长,超声测量的正常参数值,描述了测量的方法,并求出了各参数值推算孕周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妊娠22周以后,每隔六周B超测量正常胎儿个体生长的情况。随着孕周的增加,头径增长值近似递减数,股骨长增长值也是逐渐减小,腹径增长值无明显变化。因而,在孕34周前,腹径与头径之比<1,股骨长与双顶径之比<3/4;孕34周后,腹径与头径之比>1,股骨长与双顶径之比>3/4。本文最后还对测量的方法作了探讨,以求能获得更简便而又准确的超声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152例,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的检查,然后开启三维功能进行子宫及宫内节育器观察范围的三维超声表面模式和透明模式取样。结果152例宫内节育器三维图像透明模式取样完整显示率100%(152/152),表面模式取样完整显示率96.05%(146/152),二维超声完整显示率42.76%(65/152)。结论三维超声透明模式和表面模式合并使用探测宫内节育器有助于宫内节育器异常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完整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一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6~96h的左右心功能状况。 资料与方法 ①对象:正常新生儿32名,胎龄37~42周(平均39.3周),出生体重2504~3958g(平均3290g),其中男性15名,女性17名,无围生期缺氧史或心肺疾患。②方法:使用HP77020/AC多功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2mm。超声方式:M型、二维切面、脉冲多  相似文献   
5.
患者董××住院号31359 32岁,已婚。哺乳期六个半月,末次月经1984年5月12日,停经二个半月,少量阴道出血和下腹痛于1984年7月27日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宫体质软,为孕2~+月大小,左侧附件压痛明显,有界限不清的囊性痞块。B 型超声实时显像仪探查:宫腔内见到胚胎及胎心反射,子宫后方有形态不规则、光点不均匀暗区,拟诊宫内妊娠合并盆腔痞块。次日行人流术,刮出物系新鲜绒毛及胚胎。术后五天,患者突然发热,伴阵发性下腹痛。B 超显示宫体左后暗区稍有增大。经抗感染治疗,症状仍未缓解,盆腔痞块较前更加扩大,  相似文献   
6.
双宫体同期双侧妊娠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超声波室于1983年7月15日曾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陆××,40岁,门诊号72-73003,曾早产2次,一男一女,从未发现过子宫畸形。患者末次月经为1983年4月28日,因停经78天来院检查。尿妊娠试验(+)。妇科检查:单宫颈,双宫体,左侧宫体如孕3月大小;右侧宫体为孕2~+月大小,附件阴性。拟诊为双子宫合并早孕,但不能肯定妊娠在哪侧宫腔而转至我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超声二维实时显像进入我国以来,随着B超、M超、多普勒等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已成为产前胎儿畸形检查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三十余年来,通过产前胎儿超声检查,使形态学明显异常、影响生命的胎儿畸形得以发现,如无脑儿、脑膨出、腹裂等致死性畸形,并进行及时干预,降低了我国出生缺陷率,也间接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据近年统计,我国全国的出生缺陷率为5.6%[1],上海地区围产儿死亡率为28/  相似文献   
8.
叶宝英  李丽蟾 《上海医学影像》2009,18(2):187-189,192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恶性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早期无症状,当出现症状时70%以上已属晚期。积极探索早期卵巢癌的筛查方法,对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具有无创伤、易重复、花费少等优点,在诊断卵巢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本文就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误诊原因,以降低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2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宫腔内单发的等回声占位,超声诊断内膜病变;2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偏高回声占位,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表现为子宫肌层不均匀增厚,超声误诊肌腺症;1例表现为盆腔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超声误诊为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息肉生长型、肌层肿块型、肌层弥漫生长型、盆腔肿块型。在不规则出血的妇女中,尤其在绝经前期的妇女,若超声发现以上表现者,应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年来共2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6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癌,声像图表现为三种类型:混合性肿块,实性及囊性肿块。结论附件区出现“腊肠状”肿块,实质部分测及低阻血流,结合临床病史,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