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出生后早期以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为载体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改善早产儿短期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1 h内收治的胎龄26~32周、生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诊断为RDS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S时加布地奈德作为PSBu组,仅用PS作为PS组。比较两组临床基本信息、RDS治疗情况、短期呼吸系统合并症(肺出血、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其他合并症和存活率等。结果符合入组标准128例,PSBu组61例,PS组67例,两组临床基本信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均>0.05)。PSBu组无创通气和总用氧时间均小于PS组,PSBu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4.8%)明显低于PS组(29.9%),PSBu组轻-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31.1%)也显著低于PS组(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出血、气漏及其他合并症发生率和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后早期以PS为载体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缩短了RDS早产儿无创通气和总吸氧时间,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轻-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肺出血及气漏无明显降低,部分改善了RDS早产儿短期呼吸系统合并症,且未增加其他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商品名宁红欣 )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来自四所医院的 5 1例胎龄小于 35周、体重小于 2 0 0 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预防组予 r Hu EPO2 5 0 IU/ (kg·次 ) ,静脉或皮下注射 ,隔日 1次 ,每周 3次 ,共 4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血清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两组早产儿生后 Hb、Hct均逐渐下降 ,但预防组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 ,经 t检验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对照组有 4例输血 ,而预防组无一例输血 ,经精确 χ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9)。预防组 1周末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预防组 2周末血清铁低于对照组 ,4周末更甚 ,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预防组E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 r Hu EPO可减轻 Hb、Hct、Ret的下降程度 ,不需要输血和输血次数减少 ,r Hu EPO预防早产儿贫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30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围产医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宣传和推广,全国新生儿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为了解30年来不同阶段新生儿窒息及其多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总结了1999~2003年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窒息183例,并与1973~1984年及1988~1993年两个阶段新生儿窒息的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5.
重视新生儿黄疸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新生儿黄疸大多为暂时性和自限性的,但在个别情况下,极重度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进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核黄疸重新浮现,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出院早和出生1周内母乳喂养不充足.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因新生儿黄疸再入院的患儿数量近10年间增加了60%[1].绝大多数核黄疸是可预防的,其措施除针对新生儿高胆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初生新生儿出院后可能发生的严重高胆进行出院前风险评估和出院后适时随访[2-3].  相似文献   
6.
婴儿主导换乳(baby-led weaning,BLW)是婴儿辅食添加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BLW主张婴儿自己手拿食物,而不是由父母用勺喂泥糊状食物。观察性研究认为BLW有利于改善饮食模式和形成更健康的体格。BLW要求婴儿具备大运动和口腔咀嚼技能,保证婴儿成功抓取并在6月龄安全地进食块状食物。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BLW作为婴儿辅食添加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充分考证后,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于2005年6—7月共进行了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全部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开始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结论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婴儿期预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婴儿期体格发育、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生情况以及运动发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BPD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和婴儿期结局,并与同期住院胎龄及出生体重相近但未发生BPD的早产儿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早产儿婴儿期生长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住院次数以及肺炎、喘息等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非BPD组患儿相比,BPD组患儿出院时更容易发生宫外发育迟缓(48% vs 41%),且生后更容易发生肺炎、喘息、湿疹、鼻炎,因呼吸道感染再次住院次数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矫正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时BPD组患儿头围小于非BPD组(P < 0.05)。矫正6月龄及9月龄时BPD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总发育商均落后于非BPD组患儿(P < 0.05)。结论 BPD患儿出院时容易发生宫外发育迟缓,头围增长相对缓慢,婴儿期易发生肺炎及喘息,而且矫正6月龄及9月龄运动发育落后于非BPD早产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